当前位置: 高中历史 /高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东省广州市2019年高三文综历史冲刺试卷(三)

更新时间:2019-06-25 浏览次数:339 类型:高考模拟
阅卷人
得分
一、单选题 (共12题;共24分)
  • 1. (2019·广州模拟) “王”字在甲骨文中是一把斧头的形象,象征军事首领的征伐权力。战国时期,孟子认为,“以力假仁者霸……以德行仁者王”。他的观点(   )
    A . 与甲骨文“王”字的本义一致 B . 是“无为而治”的理论依据 C . 体现了儒家强调教化的政治理念 D . 奠定了宗法制度的思想基础
    抱歉,您未登录!暂时无法查看答案与解析,点击登录
  • 2. (2019·广州模拟) 秦《效律》中规定凡是出现调动或离职的官员,其在任时的钱财物资和账目要进行离任审计,在审计后进行工作交接,实行各负其责的原则。这一做法(   )
    A . 提高了行政办事效率 B . 杜绝了国家权力滥用误用 C . 增强了民众监督意识 D . 有利于监督官员廉洁从政
    【知识点】
    抱歉,您未登录!暂时无法查看答案与解析,点击登录
  • 3. (2022高三下·宣威月考) 明清时期,纂修族谱以尊崇人伦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名门望族、寒门小姓都以修谱为大事。这一现象反映出(  )

    A . 宗族观念受到人口流动的冲击 B . 宗族成为社会等级的表现形式 C . 理学成为维系宗族的思想基础 D . 先秦时期的宗法制度得以重建
    抱歉,您未登录!暂时无法查看答案与解析,点击登录
  • 4. (2022高三上·集宁期中)
      明成祖朱棣认为,北京“山川形胜,足以控四夷,制天下”,将都城从南京迁至北京,这一举措客观上(   )
    A . 推动了国家政治统一进程 B . 促进了跨区域贸易的繁荣 C . 抑制了区域性商帮的形成   D . 改变了南北经济文化格局
    【知识点】
    抱歉,您未登录!暂时无法查看答案与解析,点击登录
  • 5. (2019·广州模拟) 上海轮船招商局筹建时,商人入股并不踊跃,清政府拨款20万串钱以“示信于众商”。此后,招商局还获得了清政府的大量缓付利息的借款,以及减免部分税费的优待。这反映(   )
    A . 政府对民间资本的控制日渐加强 B . “官”与“商”的矛盾越来越尖锐 C . 轮船招商局抵制了外国的经济侵略 D . 政府推动了中国早期工业化的发展
    【知识点】
    抱歉,您未登录!暂时无法查看答案与解析,点击登录
  • 6. 1919年5月7日《晨报》刊登了一篇题为《国民外交协会宣言》的文章,文中指出青岛、山东是“齐鲁名邦”、“孔孟之圣迹”、“文明吐露之源泉”。由此可见当时的部分文化精英希望(  )
    A . 借传统文化深化爱国意识 B . 促使民主思想进一步扩散 C . 重塑儒家思想的主流地位 D . 借文化圣地博得列强的理解
    【知识点】
    抱歉,您未登录!暂时无法查看答案与解析,点击登录
  • 7. (2019·杭州模拟) 1949年,渡江战役即将发起时,英国军舰擅自闯入长江人民解放军防线。人民解放军奋起反击,毙伤英军百余人,并要求英、美、法等国的武装力量“迅速撤离中国的领水、领海、领土、领空”。人民解放军的这一行动(    )

    A . 有利于巩固社会主义阵营 B . 是对列强在华特权的否定 C . 切断了西方国家对国民党的军事援助 D . 反映出“另起炉灶”外交政策的确立
    【知识点】
    抱歉,您未登录!暂时无法查看答案与解析,点击登录
  • 8. (2021高一下·莆田期中) 下表为20世纪50年代中国外交取得的部分成果。据此可知,当时中国(   )

    时  间

    外交成果

    1953年12月

    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954年4月

    参加日内瓦会议

    1954年6月

    中英建立代办级外交关系

    1955年4月

    参加亚非会议,提出“求同存异”方针

    A . 采取独立自主不结盟的外交政策 B . 努力发展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 C . 外交政策展现出务实自信的趋势 D . 积极开展反殖反霸多边外交活动
    抱歉,您未登录!暂时无法查看答案与解析,点击登录
  • 9. (2019高一上·郎溪期中) 《十二铜表法》第九表规定“不得为任何个人的利益.制定特别的法律”“对剥夺一人的生命、自由和国籍的判决,是专属百人团大会(公民大会)的权力”“任何人非经审判,不得处死刑”“凡煽动敌人反对自己的国家,或把市民献给敌人的,处死刑”。这些规定(    )

    A . 激化了平民与贵族之间的矛盾 B . 调整了旧有习惯法的适用范围 C . 体现了对人的生命价值的尊重 D . 强调个人权利与国家利益的统一
    【知识点】
    抱歉,您未登录!暂时无法查看答案与解析,点击登录
  • 10. (2019·广州模拟) 1917年4月,列宁根据当时俄国政局的特点,不赞成立即推翻临时政府,主张首先争取全部政权归苏维埃,然后再把小资产阶级政党排除出苏维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列宁提出这一主张的重要依据是(   )
    A . 存在着两个政权并存局面 B . 世界大战尚未结束 C . 红军取得了国内战争的胜利 D . 尼古拉二世已经宣布退位
    【知识点】
    抱歉,您未登录!暂时无法查看答案与解析,点击登录
  • 11. (2019·广州模拟) 1934年美国国会通过了《贸易协定法案》,授权总统给那些对美国产品做出类似让步的国家提供低至50%的关税率。到1935年底,美国与14个国家达成了这样的协议,到1945年达成协议的国家总数增至29个。它反映了美国政府 (    )

    A .  谋求国际贸易体系的主导地位 B . 结束新政恢复自由贸易 C . 以贸易合作强化反法西斯同盟 D . 干预国际贸易转嫁危机
    抱歉,您未登录!暂时无法查看答案与解析,点击登录
  • 12. (2019·广州模拟) 如图为世界贸易中国家和地区所占份额示意图。它反映出(   )

    A . 关贸总协定维持了世界贸易秩序的基本稳定 B . 20世纪世界经济重心的转移趋势 C . 率先进行新技术革命的国家贸易量增加 D . 多极化趋势取代了冷战时期的世界格局
    【知识点】
    抱歉,您未登录!暂时无法查看答案与解析,点击登录
阅卷人
得分
二、非选择题 (共4题;共70分)
  • 13. (2019·广州模拟)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文献记载

    出处

    孟春“毋覆巢,毋杀”

    《礼记·月令》

    “禁止伐木”“毋杀口虫”“毋鹿”“毋卵”“毋焚山林”……

    西汉《四时月令诏条》(20世纪90年代敦煌考古发现)

    “诸失火及非时烧田野者,笞五十”“非时……依乡法”

    《唐律》

    “《周礼·太宰》‘以九职任万民’……不独以农事为先务……故因地之利,任圃以树事,任牧以畜事,任衡以山事,任虞以泽事……国家承平日久,生齿日繁,凡资生养赡之源,不可不为急讲……督抚大吏身任地方,所当因地制宜,及时经理……俾地无遗利,民无余力”

    《大清会典则例》乾隆诏令

    ——摘编自陈业新《中国环境史》

    材料二: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世界环境污染大爆发。发达国家的环境污染公害事件层出不穷;沿岸海域海洋污染、海洋生态被破坏;两种新污染源——放射性污染和有机氯化物出现,使环境污染危机向着更加复杂而多样化的方向发展。1968年,来自10个国家的30位专家在罗马成立“罗马俱乐部”,研究人类环境问题。1970年4月,美国一些环境保护工作者和社会名流发起的一场声势空前的“地球日”运动,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规模宏大的群众性环保运动。1972年6月联合国召开“人类环境会议”,第一次呼吁全人类要对自身的生存环境进行保护和改善,因为保护自然环境就是保护人类自己。到20世纪80年代,西方国家基本上控制了污染,普遍较好地解决了国内的环境问题。1992年,在里约热内卢举行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就世界环境与发展问题共商对策,探求协调今后环境与人类社会发展的方法,以实现“可持续的发展”。里约峰会正式否定了工业革命以来的那种“高生产、高消费、高污染”的传统发展模式,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相协调的主张成为人们的共识,“环境与发展”则成为世界环保工作的主题。

    ——摘编自梅雪芹《工业革命以来西方主要国家环境污染与治理的历史考察》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我国古代环境保护的特点。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影响20世纪中期以来西方国家加快环境保护进程的原因。
    3. (3) 综合上述材料,对我国现今环境保护工作有何启示?
  • 14. (2019·广州模拟)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无锡市民贺星允老人从1958年始每天不落的记账,20多本家庭账册以平民角度记录下国家历史的巨变。表中数据是从贺星允老人20多本家庭账册整理出来的。

    时间

    家庭总收入

    家庭总支出

    一幅大饼油条价格

    1958年

    971.2元

    798.26元

    4分钱

    1979年

    1568.3元

    1003.97元

    2角5分

    2000年

    30595.12元

    13705.18元

    5角

    2008年

    65872.45元

    39564.72元

    3元

    2018年

    112358.68元

    78523元

    6元

    ——摘编自2018年12月28日《扬子晚报》

    从材料中提取相互关联的数据,提出自己的看法并进行解读。(要求:提取的数据有关联,看法明确,历史解读合理,史论结合,逻辑严密)

    抱歉,您未登录!暂时无法查看答案与解析,点击登录
  • 15. (2019·广州模拟)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新中国建立后,针对全国各地税制极不统一的状沉,为了尽快恢复国民经济,保障国家机器正常运转的财力需要,1950年1月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颁布《关于统一全国税政的决定》,加强税收工作,建立新税制。同时还颁布了《全国税收实施要则》,规定除农业税外,全国征收14种中央税和地方税,即货物税、工商业税、盐税、关税薪给报酬所得税、存款利息所得税等,不久,又公布《契税暂行条例》,开征契税。在农业税制方面,対全国各地实行的税政、税种、税目和税率也进行了调整,特区省份也陆续制定了牧业税征收办法。以上各税在全国统一实行以后,全国税政得以统一,这也标志着新中国社会主义税收制度的建立,初步形成了以按产品或流转额征收的所得税为主体税种,其他税种相辅的工商税收制度。当时建立的税改制度实行“多税种,多次收”的复税制体系,适应了当时我国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经济情况。

    ——摘编自蔡秀玲《新中国成立60年我国税制的沿革与思考》

    1. (1)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建国初期我国税制改革的背景及特点。
    2. (2)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建国初期税制改革的积极作用。
    抱歉,您未登录!暂时无法查看答案与解析,点击登录
  • 16. (2019·广州模拟)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1899年,流亡日本的梁启超所写《东籍月旦》一文,被认为是国人采用现代意义上的“民族”一词的肇始。1902年梁启超在《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一文中阐述道“上古时代,我'中华民族'之有海权思想者,厥惟齐。故于其间产出两种观念焉,一曰国家观;二曰世界观。”1903年,他又指出:“吾中国言民族者,当于小民族主义之外,更提倡大民族主义。小民族主义者何?汉族对于国内他族是也。大民族主义者何?合国内本部属部之诸族以对于国外之诸族是也……合汉、合满、合蒙、合回、合苗、合藏,组成一大民族。”

    1905年,梁启超又写了《历史上中国民族之观察》一文,指出中华民族是我国境内所有民族从千百年历史演变中形成的、大融合的结果。汉满蒙回藏等融为一家,是多元混合的统一大民族。最后,梁启超下了结论:“中华民族自始本非一族,实由多民族混合而成。”由此,梁启超从形式到内容,完成了“中华民族”这一科学的现代观念的定义。

    ——摘编自人民网《1902年梁启超正式提出“中华民族”一词》

    1. (1) 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梁启超“中华民族”观念提出的背景。
    2. (2) 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梁启超民族观念产生的影响。
    【知识点】
    抱歉,您未登录!暂时无法查看答案与解析,点击登录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分值设置
分数:94分
题数:16
难度系数:0.59
第Ⅰ卷 客观题
一、单选题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第Ⅱ卷 主观题
二、非选择题
  • 13
  • 14
  • 15
  • 16

备课组卷

备课组卷助手小程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