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地理 /人教版(2019) /选择性必修2 区域发展 /第一章 区域与区域发展 /本章复习与测试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2022-2023学年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

更新时间:2023-03-07 浏览次数:20 类型:单元试卷
阅卷人
得分
一、单选题(共19题;共44分)
  • 读甲、乙两区域联系图,完成下列小题。

    1. 1. 图中箭头反映出区域之间具有(   )
      A . 整体性 B . 差异性 C . 关联性 D . 连续性
    2. 2. 造成图示两区域发展水平产生差异的原因可能是(   )
      A . 两区域的地理环境差异 B . 两区域的地理环境相同 C . 两区域的人种分布差异 D . 两区域的文化习惯差异
    抱歉,您未登录!暂时无法查看答案与解析,点击登录
  • 下图为某区域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 3. 图中甲、乙、丙、丁四区域(   )
      A . 是按照人文指标划分的 B . 有明确的边界 C . 地形是四区域划分的主要依据 D . 区域内部自然地理特征具有一定的整体性
    2. 4. 图示每个区域内部特征具有    性,各区域之间的特征具有明显的    性。( )
      A . 相对一致 差异 B . 绝对一致 相对一致 C . 差异 整体 D . 地带 非地带
    抱歉,您未登录!暂时无法查看答案与解析,点击登录
  • 人们习惯以巫山为界把长江上游部分区域分为“巴蜀大地”和“荆楚大地”(如下图)。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 5. 巫山东西两侧的“荆楚大地”和“巴蜀大地”(   )
      A . 无划分依据 B . 有明确的边界 C . 气候类型一致 D . 地形单元一致
    2. 6. “巴蜀大地”和“荆楚大地”的划分体现了巫山对两地(   )
      A . 自然景观分异的影响 B . 城市景观差异的影响 C . 相互联系的阻隔作用 D . 相互联系的促进作用
    抱歉,您未登录!暂时无法查看答案与解析,点击登录
  • 读我国两个三角洲略图,完成下列小题。

    1. 7. 从自然条件看,两个三角洲的差异主要是( )
      A . 甲比乙土壤肥沃 B . 甲比乙矿产资源丰富 C . 甲海洋面积比乙广阔 D . 甲比乙热量条件差
    2. 8. 利用各自优越的自然条件,两地都发展了( )
      A . 钢铁和造船 B . 甘蔗种植业 C . 淡水养殖业 D . 造纸和化工
    【知识点】
    抱歉,您未登录!暂时无法查看答案与解析,点击登录
  • 下图为我国三个地区的生产景观图。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 9. 形成甲、乙生产方式差异的最主要环境因素是(   )
      A . 地形 B . 气候 C . 矿产资源 D . 土壤肥力
    2. 10. 甲、丙面临共同的生态环境问题是(   )
      A . 原始森林被大量破坏 B . 水土流失 C . 土地沙化 D . 洪涝灾害
    抱歉,您未登录!暂时无法查看答案与解析,点击登录
  • 读我国中世纪与现代的亚热带和暖温带北界示意图,完成下列小题。

    1. 11. 我国中世纪的地理环境特点是(   )
      A . 气候比现代寒冷 B . 降水比现代丰富 C . 受人类污染严重 D . 水稻种植的范围比现代广
    2. 12. 从图中信息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气候变化在同一纬度上状况是相同的 B . 中世纪和现代的亚热带范围都在秦岭以南 C . 中世纪的暖温带和亚热带分布的纬度均比现代高 D . 中世纪暖温带与亚热带的分界线大约是现代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抱歉,您未登录!暂时无法查看答案与解析,点击登录
  • 19世纪50年代,淮河自洪泽湖向南经长江入海;黄河结束夺淮历史,改从山东入海。1968年,南京长江大桥建成通车;自1999年,江苏境内又陆续建成了多座长江大桥。江苏习惯上以长江为界分为苏南和苏北两部分(如下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 13. 目前,在洪泽湖以东地区,秦岭—淮河一线( )
      A . 无划分指标依据 B . 与自然河道一致 C . 无对应的自然标志 D . 两侧地理差异显著
    2. 14. 习惯上苏南、苏北的划分突出体现了长江对两岸地区(   )
      A . 自然地理分异的影响 B . 人文地理分异的影响 C . 相互联系的促进作用 D . 相互联系的阻隔作用
    3. 15. 进入21世纪,促使苏南、苏北经济合作更加广泛的主导因素是( )
      A . 市场 B . 技术 C . 资金 D . 交通
    抱歉,您未登录!暂时无法查看答案与解析,点击登录
  • 太湖平原气候温和湿润,水网稠密,土壤肥沃,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和三大桑蚕基地之一。吐鲁番盆地的自然条件和人文景观的许多方面都非常独特,因而引起了旅游者的强烈兴趣,所产长绒棉、瓜果品种优异,尤其是哈密瓜和葡萄驰名中外。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 16. 在我国的各类地理分区中,太湖平原和吐鲁番盆地位于两个不同的区域,其根本原因是( )
      A . 纬度差异巨大 B . 空间距离遥远 C . 中间相隔多个地形区 D . 整体状况差异明显
    2. 17. 下列关于两地农业发展方向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太湖平原和吐鲁番盆地都以农牧业为主 B . 太湖平原注重发展外向型农业,吐鲁番盆地立足于旱作农业 C . 太湖平原突出农业技术的投入,吐鲁番盆地保持自然农业模式 D . 太湖平原改水田为旱地,吐鲁番盆地注意灌溉农业的发展
    抱歉,您未登录!暂时无法查看答案与解析,点击登录
  • 18. (2020高二下·吉林期中) 据报道,英国工程师利用挡潮闸将海水引入内陆,帮助科威特在沙漠的盐沼上建造一座新的城市——海城,同时科学家也帮助培育适宜在该地沿岸地区种植的红树种子。如图示意海城位置和遥感影像。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 (1) 海城将海水引入内陆的主要目的是     (  )
      A . 提高地下水位,避免地面沉降 B . 完善海运条件,营造避风港口 C . 利于海水淡化,增加城市供水 D . 塑造滨海景观,调节城市气候
    2. (2) 适宜在该地种植的红树种子具有的显著特性是 (  )
      A . 喜光热耐干旱 B . 根系发达,抗风性强 C . 耐盐碱性更强 D . 耐贫瘠土壤,生长快
    3. (3) 海城未来面临的主要威胁来自 (  )
      A . 干旱气候 B . 强沙尘暴 C . 石油污染 D . 全球变暖
    抱歉,您未登录!暂时无法查看答案与解析,点击登录
  • 19. 诗歌民谣中往往包含着丰富的地理知识。回答下列各题。
     

    1. (1) “无山不洞,无洞不奇,无村不榕,无榕不荫。有水皆成瀑,城为石头砌。左手拎芭蕉,右肩挎黄橙。相逢毋须问,十九布依人”。以上诗句描绘的景观可能出现在( )

      A . 黄土高原 B . 东北平原 C . 珠江三角洲 D . 云贵高原
    2. (2) 六百年前刘伯温曾预言:“江南千条水,云贵万重山,五百年后看,云贵胜江南”。姑且不谈其预测依据,若将来真的如预言所讲,那么合理的理解是( )

      A . 江南生态环境恶化威胁人类生存 B . 云贵的现代文明超过江南地区 C . “云贵万重山”的资源都被人类开发利用 D . 江南水资源被开发殆尽
    【知识点】
    抱歉,您未登录!暂时无法查看答案与解析,点击登录
阅卷人
得分
二、综合题(共5题;共73分)
  • 20. (2019高二下·吉安期末)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江苏省泗阳县地处苏北平原,“冬春两茫茫,风起飞沙扬,春播一碗种,秋收半碗粮”是泗阳上世纪60—70年代的真实写照。1975年,引种推广速生南方型杨树,泗阳林业生产得以迅速发展,被誉为中国“杨树之乡”。泗阳林业加工企业普遍依家而建、临路而设,全县拥有2200多家中小企业,大部分以半成品外销,全县从事木材加工及相关产业的达8万多人。

    苏北灌溉总渠西起洪泽湖,东至扁担港口的大型人工河道,渠道全长168千米。1952年5月竣工。现总渠沿线分别建有高良涧进水闸、运东分水闸、阜宁腰闸、六垛挡潮闸,并在高良涧,运东、阜宁闸附近分别建有水电站、船闸等建筑物。

    1. (1) 简述泗阳县的地理位置。
    2. (2) 指出苏北灌溉总渠的两大主要作用及六垛南闸的特殊功能。
    3. (3) 说明泗阳县林木加工企业数量大规模小的存在条件。
    抱歉,您未登录!暂时无法查看答案与解析,点击登录
  • 21. 读图甲、图乙,完成下列各题。

    1. (1) 图乙中的B地区是(地区),按区域的分类,它属于
    2. (2) 读图并结合所学的地理知识,分析倒淌河的形成对青海湖的影响。
    3. (3) 以图乙中A地区为例,说明自然地理环境具有整体性特征。
    抱歉,您未登录!暂时无法查看答案与解析,点击登录
  • 22. (2019高二下·北京期中) 区域差异是区域划分的基础,完成下面问题。
    1. (1) “南界北岭淮水,北抵阴山长城”。这是1908年地理学家张相文先生《新撰地文学》所述,他第一次提出中国南方和北方分界线。简述秦岭—淮河在中国气候与农业方面的意义。
    2. (2) 关于我国南北方界线划分在秦岭的哪里,不同的地理学者提出了不同的看法。

      看法一:在秦岭北坡700米等高线处

      看法二:在秦岭的主山脊线上

      看法三:在秦岭南坡800米等高线处

      结合表3和表4资料,你同意哪种看法?说明你的理由。

    3. (3) 我国许多省份也有类似秦岭—淮河的界线。从图甲中任选两个省级行政区,比较其界线两侧一项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

      省级行政区1:地理差异描述:;省级行政区2:地理差异描述:

    抱歉,您未登录!暂时无法查看答案与解析,点击登录
  • 23. (2021高二下·盘锦开学考) 我国北部湾经济区经济基础较弱,发展较晚,近年来大量承接广东省的产业转移,经济快速增长。下图为辽中南工业区和北部湾经济区简图。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 (1) 从地理位置、交通和资源的角度,比较辽中南工业和北部湾经济区发展条件的异同点。
    2. (2) 辽中南工业区在发展过程中曾经出现过资源枯竭、环境污染等问题,北部湾经济区借鉴辽中南工业区的经验教训,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对策有哪些?
    3. (3) 分析北部湾经济区承接广东省产业转移的有利社会经济条件。
    4. (4) 分析承接广东产业转移对北部湾经济区的利与弊。
    抱歉,您未登录!暂时无法查看答案与解析,点击登录
  • 24. (2021高二下·娄星期中) “南暖北冷”“南船北马”“南(水)稻北(小)麦”“南(甘)蔗北(甜)菜”反映出我国各区域无论是自然条件,还是在社会经济发展方面,都存在着很大的差别。下图为我国产业转移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 (1) 材料中所述的南方与北方的自然分界线是(填“巫山—长江线”或“秦岭—淮河线”)。
    2. (2) 甲处为辽中南重工业基地,目前面临着资源开发与持续发展的矛盾。为此,国家对辽中南地区实施全面振兴战略,借鉴德国鲁尔区成功的整治经验,应采取的措施是(填“调整产业结构”或“扩大企业规模”)。
    3. (3) 由图可知,我国产业转移的方向主要是由东部地区向中西部地区转移,试分析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优势条件。
    4. (4) 乙处为三江平原,经历了由“北大荒”到“北大仓”再到“北大荒”的开发过程,它既是重要的湿地,又是重要的商品粮基地。某校高二同学通过上网查询和微信交流,以“三江平原湿地的开发与利用”为课题,进行了探究,并形成了两种不同的观点:观点一:从经济角度分析,三江平原应建成“北大仓”,大力发展粮食生产;观点二:从环保角度分析,三江平原应建成“北大荒”,注重保护湿地环境。你赞成哪一种观点,并简要说明理由。
    抱歉,您未登录!暂时无法查看答案与解析,点击登录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分值设置
分数:117分
题数:15
难度系数:0.52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Ⅱ卷 主观题
一、单选题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二、综合题
  • 11
  • 12
  • 13
  • 14
  • 15

备课组卷

备课组卷助手小程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