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公之志,在制兼并,济贫乏,变通天下之财,以富其民而致天下于治。于是“设青苗以夺富民之利”、“凡籴买税敛上供之物,皆得徙贵就贱,用近易远”、“置市易司,借官钱为本,稍笼商贾之利,即一岁之入亦不下一二十万贯。”……本意欲以摧抑兼并,万一行之不善,而国家反为兼并之祸,则民何诉焉?而盗一臣之因缘以自肥,又无论也。故荆公之政策,其于财政上所收之效岁颇丰,而于国民经济上所收之效滋啬,良以此也。
——改编自梁启超《王安石传》等
材料二:伴随白银货币化的进程,嘉靖初年白银在社会流通领域形成了主币,并以赋役改革的形式迅速扩张,进入国家财政的层面。《会计录》显现出明代财政从实物折银到征银的曲折反复过程,这无疑已将原有的以实物为主的财政结构破坏殆尽,使得国家财政状况异常的混乱无序。财政危机表明,对于原有财政体系需要一个改革与重组。张居正改革正是应对这样的挑战与危机而出现的,是在白银通货的盛行中应运而生的。
——万明《传统国家近代转型的开端——张居正改革新论》
材料三:1997年初,江泽民在十五大文件起草组会议上的讲话中,着重谈了自己关于股份制和公有制的看法。他指出,不能笼统地把股份制归结为私有或公有。他向与会人员强调:第一,股份制是一种现代经济发展的企业组织形式或资本组织形式,资本主义可以用,社会主义同样可以用;第二,股份制形式有利于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有利于提高企业的或资本运作的效率和竞争水平;第三,股份公司的所有制性质,关键看控股权掌握在谁手中。
——石建国《国企改革——江泽民探索社会主主义与市场经济相结合的微观历史》
抱歉,您未登录!暂时无法查看答案与解析!
登录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