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
  • 1. (2024七下·荔湾期末) 阅读以下材料,完成各题。

    2024年4月23日,第29个世界读书日如约而至。班级开展“让读书成为一种习惯”主题学习活动,小荔收集了一些材料。

    材料一:

    (整理自《中国儿童青少年阅读现状与需求调研报告》)

    材料二:

    人类的阅读离不开媒介的支撑。自人类掌握语言以来,媒介技术经历了4次变革。第一次变革是文字的发明。文字的问世是人类历史上最重要的技术突破,它改变了人类与过去的联系,为书籍成为推动历史前进的力量铺平了道路。第二次变革是以手抄本形式出现的书。第三次变革是活字印刷术的发明。第四次变革是电子传媒。技术变革催生了知识生产和传播的变革。从文字出现到手抄本,经历了4300年;从手抄本到活字印刷术经历了1150年;从活字印刷术到互联网出现是900多年;从互联网到搜索引擎是17年;从搜索引擎到相关性排名算法只有7年。可见,技术变革呈加速度的态势前行,与此同时,我们的阅读方式也在急速变化。

    (摘编自张涛甫《新传播技术催生阅读变革》)

    材料三:

    近期,有关“高校图书馆纸质书借阅量下降趋势明显,大学生不爱读书了吗”的话题在网上引发热议。

    大学生图书借阅量到底如何?湖南大学图书馆年度阅读报告显示,2019年、2021年、2022年该馆图书流通量分别约为53万册、35万册、26万册。2022年江苏省高校图书馆发展报告统计,馆均纸质书刊外借量从2017年的9.82万册下降到2022年的3.58万册,呈持续减少趋势。

    纸质书借阅量减少的同时,电子图书阅读量却在迅速增长。以湖南大学中文数字资源下载量为例,2021年为905万次,2022年为2357万次。浙江省2022年公布的有关“大学生阅读状况”的调研显示,浙江省大学生纸质图书的人均阅读量为8.48本,电子书的人均阅读量为13.5本。

    可见,数字化浪潮下,并不是大学生不爱读书了,而是其阅读渠道和方式变得丰富多样了。

    (整理自《光明日报》)

    材料四:

    认识世界的前提,首要是学习。所以,读书是认识和把握世界的一种重要方式,也是人们认识和把握世界需要经常进行的一种重要活动。人一出生,很多人都要读书,而对读书活动和读书问题形成一种根本看法,就是一种读书观。一个人要形成一种读书观,需要具备五个基本条件。

    一是喜爱读书。就是把读书作为一种爱好,作为一生的习惯,甚至作为一种生活方式,能经常读书,持之以恒,它是一种发自内心的情感和冲动,懂得读书的价值与意义。这是“我要读”的一种自觉。二是读好的书。在读书过程中,积累一些读书的体会和经验,能把这些体会和经验上升到一种读书认知,知道读什么书、读哪些书,哪些书是“好”的,它对提升自己的认知、能力、水平、境界、格局有帮助,能成为人生成长的阶梯。这是“我知道读什么书”的一种理性选择。三是擅长读书。也就是形成了一套读书的经验与方法。如果读了不少书,但没有形成认知、经验与方法,没有达到理性自觉,何谈有读书之道、有读书观?擅长读书,这是一种我知道“怎么读”的“高峰体验”。四是善于用书。认识世界的目的在于改造世界。毛泽东说过:“读书是学习,使用也是学习,而且是更重要的学习。”读书学习的目的在于运用,引导自己的实际活动,有助于分析解决所

    面临的问题。既会读书,又善于把读书与实际活动结合起来,达到读书与实际活动的互动,这实际上是读书的一种延续。这是一种对“读在于用”的理性自觉与实践自觉。五是传授书经。不仅自己认知“要读书”“读好书”“会读书”“善用书”,而且具有关于“要读书”“读好书”“会读书”“善用书”的系列重要论述,能给他人读书传授所谓的“读书经”。这是一种具有“传道、授业、解惑”作用的读书指点。

    (摘编自韩庆祥《习近平总书记的读书观》)

    1. (1) 下列说法与材料不相符的一项是(   )
      A . 近七成孩子的年阅读量在10本以下,超一成孩子的年阅读量超过30本。 B . 文字改变了人类与过去的联系,书籍成为推动历史前进的力量变成可能。 C . 自人类掌握语言以来,媒介技术经历了4次变革,并且以加速度态势前行。 D . 据统计,纸质书的阅读量呈持续减少趋势,而电子图书阅读量则迅速增长。
    2. (2) 下列有关“读书观”的说法,与材料相符合的一项是(   )
      A . 所谓读书观,是指人在读书过程中对读书活动或读书问题形成的一种根本看法。 B . 读书时,积累读书的体会和经验,并将其上升到读书认知,能够助力人生成长。 C . 毛泽东认为“使用是更重要的学习”,因此我们要自觉践行“读在于用”的理念。 D . 要形成一种读书观,不仅要对自己的读书有正确认知,更要给他人读书以指点。
    3. (3) 下列依据材料作出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从年阅读量在31-50本的分布情况上看,7-9年级的优势并不明显。 B . 技术变革催生知识生产和传播的变革,也必然带来阅读方式的变化。 C . 大学生并非仅依靠纸质资源阅读,同时也借助电子产品等进行阅读。 D . 学习是认识世界的前提,因而只有通过读书,才能认识和把握世界。
    4. (4) 为了迎接第29个世界读书日,小荔同学要出一期以“阅读”为主题的黑板报,请你结合材料帮助小荔进行梳理,确定设置哪几个版块,并简要概括每一版块的主要内容。
    【知识点】
    考点
    【知识点】
    抱歉,您未登录!暂时无法查看答案与解析,点击登录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题篮

0

备课组卷

备课组卷助手小程序

欢迎加入出卷网推广计划!
返回顶部
您的试题篮还没有试题,
马上添加试题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