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 综合题
  • 1. (2023八上·青白江期末) 从晚清到民国,伴随着外来文化的冲击和社会政局的更替,中国社会的各个方面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八年级某班同学以“近代之变”为主题,开展探究活动,请你参加。

    【社会性质的变化】

    材料一   中国近代史上不平等条约的列表(部分)

    战争名称

    时间

    签订条约

    随着列强侵略的加剧,中国逐步沦为④__________________社会。


    鸦片战争

    1840—1842年

    ①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

    1856—1860年

    《天津条约》

    《北京条约》

    甲午中日战争

    1894—1895年

    ③__________________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900年

    《辛丑条约》

    【近代思想的变化】

    材料二   从鸦片战争时期“师夷制夷论”的提出,到甲午战争中国一败涂地……被经过维新的东邻小邦战败的强烈的历史震撼,使许多中国人从“洋务救国”的梦中惊醒,把中国近代化运动推进到效法西方改革政治的阶段。

    ——摘编自顾晓红《浅谈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的主线——近代中国的民族觉醒和抗争》

    【社会习俗的变化】

    材料三

    【生产方式的变化】

    材料四   鸦片战争后,海禁大开,各种外来事物纷纷进入中国。近代中国被迫成长、探索,被强迫拉入西方工业文明的辐射范围之内,由此引发了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中国近代民族资本家创办了近代企业。这些近代民族工业虽然饱受国内外多种势力的挤压……但总的来看始终是以顽强的姿态在曲折中向前发展。

    ——摘自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国历史教师教学用书》八年级上册

    1. (1) 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将表格内容补充完整。
    2. (2) 甲午战争后,“效法西方改革政治”指的是近代中国哪一事件?
    3. (3) 观察材料三中的图片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出近代中国生活方式的变化(至少两点)。
    4. (4) 根据材料四,指出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特点。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