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
  • 1. (2024九下·高密月考)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小题。

    夜宿七盘岭

    沈佺期

    独游千里外,高卧七盘西。

    山月临窗近,天河入户低。

    芳春平仲②绿,清夜子规啼。

    浮客空留听,褒城③闻曙鸡。

    [注]①“七盘岭”在今四川广元东北,又名五盘岭,有石磴七盘而上,岭上有七盘关。这诗或作于诗人离开关中入蜀之初。②“平仲”是银杏的别称。左思《吴都赋》写江南四种特产树木说:“平仲君迁,松梓古度。”旧注说:“平仲之实,其白如银。”③褒城在今陕西汉中北,七盘岭在其西南。夜宿七盘岭,则已过褒城,离开关中,而入蜀境。

    1. (1) 下面对诗歌的理解和赏析,错误的一项是(     )   
      A . 首联破题,说自己将作远游,此刻夜宿七盘岭。“独游”显出无限得意的情绪,而“高卧”则不仅点出住宿高山,进一步点出得意的境遇。 B . 次联即写夜宿所见的远景,生动地表现出“高卧”的情趣,月亮仿佛就在窗前,银河好象要流进房门那样低。 C . 末联“浮客”即诗人自指。“空留听”是指杜鹃催归,而自己不能归去。过“褒城”便是入蜀境,虽在七盘岭还可闻见褒城鸡鸣,但诗人已经入蜀远别关中了。 D . 这首诗是初唐五律的名篇。通首对仗,力求工巧。它表现出诗人有较高的艺术才能,写景抒怀,富有情趣和意境。
    2. (2) 简要分析“平仲”“子规”两个意象在表达情感方面的作用。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