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初中历史 /按章节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北魏后期,一位到过北方的南朝大臣在亲眼目睹洛阳旧貌换新颜、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后,感叹当时中原“礼仪盛富,人物殷阜",表示不可轻视。这反映出(   )
    A . 北方人口大量南迁 B . 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成效 C . 民族隔阂完全消除 D . 分裂割据局面已经结束
  • 1. 仰韶文化是新石器时代晚期的一种文化,因1921年首先在河南渑池仰韶村发现而得名。距今约7000—5000年,分布在陕西、河南、山西等地区,并分为不同的文化类型。下列哪一文化遗址最可能是考古学家研究仰韶文化类型的对象(    )
    A . 元谋人遗址 B . 北京人遗址 C . 半坡遗址 D . 河姆渡遗址
  • 1. (2023九上·昭阳月考) 在西欧,庄园为领主提供面粉,蔬菜等,也为领主提供衣物,庄园有铁匠、金银匠、鞋匠等各类工匠,可以制   造不同的物品,是一个农业和手工业相结合的单位,很少需要对外交换。材料主要反映的是西欧庄园(     )
    A . 具有自给自足的特征 B . 以农业为主 C . 是独立的政治单位 D . 领主特权受到限制
  • 1. (2023·镇江) 上海水泥厂创办于20世纪20年代,在当时资本主义的经营管理和剥削制度下,工人的积极性不高,最高的产量还达不到设计能力的90%。1956年后,工人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出来,产量超过设计能力的40%。促使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 . 建立生产合作社 B . 实行公私合营 C . 开展大跃进运动 D . 推行一五计划
  • 1. (2024八下·仁寿期中) 1949年6月19日毛泽东亲笔致信著名爱国人士宋庆龄:“兹者全国革命胜利在即,建设大计,亟待商筹,特派邓颖超同志趋前致候,专诚欢迎先生北上。敬希命驾莅平,以便就近请教,至祈勿却为盼!……”这一举动主要是为了(   )
    A . 彻底打败国民党反动派 B . 恢复新三民主义的主张 C . 团结民主派筹建新中国 D . 实现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 1. 在开国大典及以后的国庆等节日中,“新中国”的标志——五星红旗、北京天安门、《义勇军进行曲》等核心元素所构成的国家形象符号体系,在仪式的操演中实现了合法化、神圣化。这些措施( )
    A . 意味着人民当家作主新时代的到来 B . 强化了新政权的民众认同感 C . 标志着中华民族已经站起来 D . 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 1. (2023八下·汕尾期末) “魂飞万里,盼归来,此水此山此地。百姓谁不爱好官?把泪焦桐成雨。生也沙丘,死也沙丘,父老生死系。暮雪朝霜,毋改英雄意气!”这首词歌颂了( )
    A . 焦裕禄无私奉献的精神 B . 雷锋为人民服务的高贵品质 C . 王进喜艰苦创业的精神 D . 邓稼先攻坚克难的科研精神
  • 1. (2023·细河二模) 抗美援朝战争结束几十年后,英国学者罗伯特奥内尔在他的书中写道:中国从他们的胜利中一跃而成为一个不能再被人轻视的世界大国。作者意在强调这次战争( )
    A . 捍卫了中国领土完整 B . 提高了中国国际地位 C . 增强了中国军事实力 D . 改变了中国落后面貌
  • 1. (2023八下·天津市期末) 比较1950年开始的土地改革与1978年后实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两者的共同作用有(   )

    ①都确立了土地公有制  ②都提高了农民生产积极性

    ③都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④都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 1. (2023八下·河西期末) 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时代精神,“铁人”王进喜身上体现的时代精神是(    )
    A . 无私奉献、艰苦创业的精神 B . 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精神 C . 胸怀天下、忧国忧民的精神 D . 勇于改革、不断进取的精神
上一页 3 4 5 6 7 下一页 共100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