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
  • 1. (2019·龙泉驿模拟) 铁路经历了两百多年的发展历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830~1870年世界铁路营业里程表(单位:英里)

    1830 年

    1840年

    1850年

    1870年

    欧洲

    60

    1800

    14000

    65000

    北美洲

    --

    2800

    9000

    56000

    亚洲

    --

    --

    200

    5100

    南美洲

    --

    --

    --

    1800

    非洲

    --

    --

    --

    1100

    澳洲

    --

    --

    --

    1000

    全总计

    60

    4600

    23200

    130000

    --(英)伯里编《新编剑桥世界近代史第10卷:欧洲势力的顶峰:1830-1780年

    材料二:辛亥革命后,孙中山认为民族、民主革命俱已完成,遂积极倡导铁路建设。他曾说:“国家之贫富,可以铁道之多寡定之;地方之苦乐,可以铁道之远近计之…修筑铁路,实为目前惟一之急务,民国之生死存亡,系于此举。”他提出了修筑10万荚里(约16万公里)铁路的宏图伟略,但整个民国时期不过勉强修筑了区区1万余公里。

    --摘编自岳麓书社《经济成长历程》

    材料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全国有2万多公里铁路,大都分布在东北和沿海地区。西北、西南只有100多公里,仅占全国铁路的6%左右。铁路设备主要依靠进口,不仅质量差,而且类型杂乱。新中国建立后,先后在西北、西南地区建成宝成、青藏和北疆等十几条铁路干线,这两个地区的铁路营业里程上升到全国的24%以上,到2016年底,全国铁路营业里程达12.4万公里,其中高速铁路2.2万公里以上,居世界第一。各种类型的机车、车辆设备都实现了国产化、其质量、数量都不断上升。

    --《中国铁路百年发展史》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出铁路为什么最早出现在欧洲?材料一展现的铁路的发展呈现出哪些趋势?
    2. (2) 根据材料二,概括孙中山对铁路作用的认识。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宏图伟略”在民国时期难以实现的原因。
    3. (3) 根据材料三,概括新中国铁路建设的成就。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