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
  • 1. (2020·泰安模拟) 在中共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 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确保国家根 食安全,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某校八年级(5)班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活动中,围绕这一课题,搜集多则史料,进行系列探究。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世界篇】

    材料一  新经济政策的实质是什么?……其实从某种意义上说,新经济政策的 魂在于给农民发展经济、谋求生计的应有的自由自主权利。

    ——新华出版社2010年版《苏联真相——对101个重要问题的思考》

    材料二  “大萧条”到来后,农民每收一英亩小麦,就要亏一元五角,用玉米棒子当燃料,比卖玉米买煤烧还合算。肉价惨跌,一只羊送到市场,运费一元一角, 售价不足一元,西部牧场主牲畜卖不掉又养不起,只好宰杀后抛入山谷。另一方面, 部分必须品的价格又不像农产品价格下跌那么大,农民因无力偿还债务,1929-1933 年间,有100多万户农民因被取消抵押品赎回权而失去了他们的财产。

    ——(美)威廉·曼彻斯特《光荣与梦想》

    【中国篇】

    材料三  中国古代农业的发展可以从五个方面去了解,一是统治者重视农业:如商鞅变法建立了封建土地所有制、出现的盛世无不是与农业发达有关;二是生产工具的改进;三是农作物的引进推广;四是水利工程的兴修;五是……

    材料四  夫欲盛而费广 ,费广而赋重,赋重则民愁,民愁则国危,国危则君丧。

    ——唐太宗

    材料五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实行经济体制改革。 经济体制改革首先在农村展开。

    ——以上内容均摘自岳麓版八年级《中国历史》

    1. (1) 新经济政策给了农民怎样的“自由自主权利”?斯大林执政后,新经济政策逐步被什么所代替?
    2. (2) 据材料二,概括说明“大萧条”中美国的农业现状。根据所学知识指出罗斯福新政的特点是什么?
    3. (3) 材料三中商鞅变法在土地所有制转变方面采取了哪一措施?
    4. (4) 材料四中唐太宗这句话包含了什么治国思想?在其统治政策中是如何体现的?
    5. (5) 阅读材料五,指出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在土地政策方面是如何调整的?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