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生物学 / 综合题
  • 1. (2024高三上·珠海月考) 随着大气CO2浓度不断增加,全球变暖逐渐加剧。为减缓全球变暖,我国政府提出了“碳达峰”和“碳中和”的CO2排放目标,彰显了大国责任。
    1. (1) “碳达峰”和“碳中和”的提出,说明我国治理大气CO2的基本思路是
    2. (2) “蓝碳”是利用海洋活动及海洋生物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并将其固定、储存在海洋中的过程、活动和机制。“蓝碳”一定程度上可以“抵消”全球的碳排放,实现“碳中和”,这体现出物质循环具有的特点。
    3. (3) 红树林是“蓝碳”生产的重要部分,具有极强的碳储存能力,碳储存分为非生物途径和生物途径两条途径;生物途径是通过红树等植物的光合作用吸收和固定碳,固定的碳中一部分通过生物的作用重新回到大气中,另一部分储存在
    4. (4) 上世纪70~90年代珠海淇澳岛红树林植被退化,形成的裸滩被外来入侵植物互花米草占据,为保护和恢复红树林植被,科技人员在互花米草侵占的滩涂上成功种植红树植物无瓣海桑,各林龄群落的相关特征见下表。

      红树林群落(林龄)

      群落高度(m)

      植物种类(种)

      树冠层

      郁闭度

      (%)

      林下互花米

      草密度

      (株/ m2

      林下无瓣海桑更新幼苗密度(株/ 100 m2

      林下秋茄

      更新幼苗密度

      (株 / 100 m2

      无瓣海桑群落 (3年)

      3.2

      3

      70

      30

      0

      0

      无瓣海桑群落(8年)

      11.0

      3

      80

      15

      10

      0

      无瓣海桑群落(16年)

      12.5

      2

      90

      0

      0

      0

      秋茄-老鼠筋群落(>50年)

      5.7

      4

      90

      0

      0

      19

      请分析,无瓣海桑能够控制互花米草,成功修复红树林的原因是。无瓣海桑是引种自南亚地区的大乔木,但有学者认为无瓣海桑不会成为新的外来入侵植物,据表分析理由是

    【知识点】
    考点
    抱歉,您未登录!暂时无法查看答案与解析,点击登录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题篮

0

备课组卷

备课组卷助手小程序

欢迎加入出卷网推广计划!
返回顶部
您的试题篮还没有试题,
马上添加试题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