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生物学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2015-2016学年广东省惠州市惠阳高中高二下学期期中生物...

更新时间:2017-03-24 浏览次数:515 类型:期中考试
阅卷人
得分
一、选择题(共6题)
阅卷人
得分
二、解答题(共5题)
  • 7. (2015高二下·惠阳期中) 在20世纪初,科学家用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将番茄的原生质体和马铃薯的原生质体融合,成功地培育出了番茄﹣马铃薯杂种植株(如图),但目前还没有实现这美妙的设想﹣﹣地上结番茄果实、地下结马铃薯块茎.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 (1) 在利用杂种细胞培育成为杂种植株的过程中,运用的技术手段是 . 相比于②过程,动物细胞工程特有的诱导方法是
    2. (2) 与植物细胞培养基有所不同的是,动物细胞培养液的配方除含有糖、氨基酸、促生长因子、无机盐、微量元素等营养物质外,通常还需加入
    3. (3) 人工“种子”与自然种子相比,不具有的优点是(    )
      A . 生产不受季节限制 B . 培植简易 C . 制种过程不需占用大量土地 D . 保持亲本优良性状
    4. (4) 若番茄是二倍体,马铃薯是四倍体,则图示杂种植株为倍体.若番茄细胞内含A条染色体,马铃薯细胞内含B条染色体,将番茄和马铃薯采用杂交育种方法培育(假设能成功),得到的后代应含条染色体.
    抱歉,您未登录!暂时无法查看答案与解析,点击登录
  • 8. (2017高二下·邹平期中) 如图1表示利用生物技术制备抗X的单克隆抗体的过程:图2表示体外受精培育优质奶牛的过程:图3表示番茄和马铃薯植物细胞融合和再生植株的过程,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已知:

    1. (1) 图1中制备单克隆抗体的过程中,需要经过两次筛选,其中第二次筛选的目的是筛选出.该过程所用到的生物技术有
    2. (2) 图2参与体外受精的精子需要经过成熟和的过程,才能是卵细胞受精,若要获得多头于此优质奶牛相同的小牛,可对图2中囊胚中的均等分割后进行胚胎移植,以上技术是在(填“体外”或“体内”)完成的.
    3. (3) 图3中过程③常用的试剂是.融合的原生质体形成杂种细胞的标志是,该过程与细胞中(细胞器)的活动密切相关.
    4. (4) 过程⑤和⑥分别表示
    抱歉,您未登录!暂时无法查看答案与解析,点击登录
  • 9. (2017·桂林模拟) 科学家采用不同方法培育良种牛的过程.请据图回答有关问题:

    1. (1) 与一般的繁育良种动物方式相比较,胚胎移植的优势是.为提高良种奶牛的繁殖能力,在获取卵母细胞之前需用促性腺激素对奶牛进行处理,目的是
    2. (2) “转基因牛”D培育过程中,常用受精卵作为外源基因的受体细胞,主要原因是
    3. (3) 图中数字标号①代表的结构为,①将来发育为,c→d过程需对其均等分割的目的是.A、B牛基因型是否相同?
    4. (4) 在培育良种牛的过程中,都运用了动物细胞培养技术.在动物细胞培养过程中,为防止杂菌的污染而要加入一定量的
    【知识点】
    抱歉,您未登录!暂时无法查看答案与解析,点击登录
  • 10. (2015高二下·惠阳期中) 如图所示,为农民采用的笼养蝇蛆法而形成的食物网.(说明:鸡粪中含有较多的营养物质未被消化,因此可再添其它饲料养猪,以生态学的角度看,这是一个理想的生态系统)按图回答:

    1. (1) 建立这一生态系统的目的是
    2. (2) 猪粪经过的作用,可被农作物再利用;猪粪中的氨经过的作用,形成NO3盐和NO2被农作物吸收,若在该系统中增加一个沼气池,该池中要接种的菌种产甲烷杆菌,接种后要想产生沼气必须采取的措施是 , 理由是
    3. (3) 在该生态系统内,物质经多次重复利用,提高了率.
    抱歉,您未登录!暂时无法查看答案与解析,点击登录
  • 11. (2015高二下·惠阳期中) 胰岛素是治疗糖尿病的重要药物,如图是基因工程技术生产胰岛素的操作过程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 (1) 能否利用人的皮肤细胞来完成①过程? , 为什么?。完成过程②必需的酶是
    2. (2) 在利用A,B获得C的过程中,通常用切割A和B,使它们产生相同的 , 再加入 , 才可形成C.
    3. (3) 若A中共有a个碱基对,其中鸟嘌呤有b个,则③④⑤过程连续进行4次,至少需要提供胸腺嘧啶个.
    4. (4) 为使过程⑧更易进行,可用(药剂)处理D.
    抱歉,您未登录!暂时无法查看答案与解析,点击登录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分值设置
题数:11
难度系数:0.6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 1
  • 2
  • 3
  • 4
  • 5
  • 6
第Ⅱ卷 主观题
二、解答题
  • 7
  • 8
  • 9
  • 10
  • 11

备课组卷

备课组卷助手小程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