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备考2019年中考历史复习专题:17 大运河的开通

更新时间:2019-04-10 浏览次数:605 类型:二轮复习
阅卷人
得分
一、单选题(共30题;共60分)
阅卷人
得分
二、材料分析题(共5题;共55分)
  • 31. (2018七下·郸城月考) 请依据下面图片反映的历史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写一篇60-80字的小短文。(要求:题目自拟,史实正确,语句通顺,表达完整,体现图片内容之间的联系性)

    【知识点】
    抱歉,您未登录!暂时无法查看答案与解析,点击登录
  • 32. (2018·绥化) 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 (1) 上图的大运河是隋朝(皇帝)在位时期开凿的
    2. (2) 大运河以A为中心,北达涿郡,即今天的南至B
    【知识点】
    抱歉,您未登录!暂时无法查看答案与解析,点击登录
  • 33. (2018七下·徐州期中) 历史事件的考证需要多角度,这样才能准确地认识历史全貌。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隋朝大运河示意图

    材料二:阅读下列评论隋朝大运河的几首古诗

    材料三:2014年6月22日,卡塔尔首都多哈召开的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上宣布:中国大运河项目成功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46个世界遗产项目。大运河(Grand Canal)是中国东部平原上的伟大工程,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一项伟大的水利建筑,沟通了钱塘江、长江、淮河、黄河和海河五大水系,为世界上最长的运河,也是世界上开凿最早、规模最大的运河,是我国仅次于长江的第二条“黄金水道”。

    材料四:隋朝时,我们的祖先充分利用了他们的聪明才智,大运河的绝大多数河段都是在已有的天然河道和古运河的基础上,有计划加以疏浚、改建和扩展的,新开凿的河段只是其中的一部分……

    ——摘自《中国历史》地图册七年级(下)

    1. (1) 请正确填写示意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地名。

      A:;B:;C:

    2. (2) 观察示意图,其中通济渠连接的两大水系是
    3. (3)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哪首诗对大运河的评价比较客观?说一说你的理由。
    4. (4) 阅读材料三、四并结合所学知识,请分别从不同的角度说说大运河申遗的理由。(至少两条)
    【知识点】
    抱歉,您未登录!暂时无法查看答案与解析,点击登录
  • 34. (2018七下·东台月考)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如下图示意图)

    材料二:“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天下转漕,仰此一渠。”

    材料三: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摘自皮日休《汴河怀古》

    1. (1) 请你仔细观察示意图,按英文字母所在位置填写相应地名。

      运河两端:A.        B.

      运河四段:C.       D.       E.     F.

    2. (2) 材料一所示是中国古代哪个大型水利工程?是哪个皇帝在位时开凿的?
    3. (3) 2017年“诗意运河·风雅杭州”,首届京杭大运河国际诗歌大会暨中国大运河申遗成功三周年晚会在杭州举行。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说说大运河的历史地位和作用。
    【知识点】
    抱歉,您未登录!暂时无法查看答案与解析,点击登录
  • 35. (2018七下·泰兴期中)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千里长河一旦开,亡隋波浪九天来。银帆未落干戈起,惆怅龙舟更不回。”

    ——胡曾《咏史诗·汴水》

    材料二:“尽道随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皮日休《汴河怀古》

    请回答:

    1. (1) 材料一和材料二中的“河”是指什么?是哪一位皇帝在位期间修建的?修这条河的目的是什么?
    2. (2) “此河”的最北端是哪里?最南端是哪里?中心又是哪里?
    3. (3) 材料一中如何评价它的?(材料中找答案)你如何评价这条河的积极作用?
    【知识点】
    抱歉,您未登录!暂时无法查看答案与解析,点击登录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分值设置
分数:115分
题数:35
难度系数:0.62
第Ⅰ卷 客观题
一、单选题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第Ⅱ卷 主观题
二、材料分析题
  • 31
  • 32
  • 33
  • 34
  • 35

备课组卷

备课组卷助手小程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