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东省东莞市塘厦初级中学等五校2018届九年级下学期历史第一...

更新时间:2024-07-31 浏览次数:253 类型:中考模拟
阅卷人
得分
一、选择题(共25题)
阅卷人
得分
二、综合题(共2题)
  • 26. (2018九下·东莞模拟) 教育决定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是一个民族最根本的基业,而社会的发展也影响着教育体制的变革和教育内容的变化。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孔子聚徒讲学,弟子三千。其中不少弟子“贫且贱”,没有社会地位。

    材料二:清代来华的西方人对科举制大为赞叹。1755年,英国《绅士杂志》在一篇关于中国的文章中提道:“写作是一个有理性的人惟一愿意接受的考试方式……所有作者一致认为,中国的行政管理水平远在其他国家之上……他们的功名头衔均非世袭……每年一度在中国的都城开科取士。”同一时期,中国著名思想家、诗人龚自珍的《己亥杂诗》“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材”,对科举制度提出了猛烈的批评。

    材料三:中国传统教育体制是一种培养官僚绅士的制度……洋务运动兴起后,清政府创办了新式学堂,培养近代实用人才,这是近代教育改革之始。新式学堂除开设外语、中文外,把近代西学中的自然科学、应用科学、工艺制造、军事技术方面的知识作为教学的主要内容,科学技术在课程中成为重要内容,洋务教育逐渐迈向近代化……甲午战争后,维新派开设的新学堂把学习的注意力集中在西方社会科学知识和政治制度方面。

    材料四:据(某赴美公使)奏称:“外洋风俗,流弊多端,各学生腹少儒书,德性未坚,尚未究彼技能,先已沾其恶习,即使竭力整顿,亦觉防范难周,亟应将该局裁撤”。

    ——奕䜣《奏请撤回留美学生肄业学生折》(1881年)

    材料五:“我们国家,国力的强弱、经济发展后劲的大小,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取决于知识分子的数量和质量。一个十几亿人口的大国,教育搞上去了,人才资源的巨大优势是任何国家比不了的。”

    ——《邓小平文选》

    1. (1) 根据材料一归纳孔子在教育方面的理念和贡献。
    2. (2) 材料二中国古代科举制创立于哪一朝代?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回答,作为一项重要的人才选拔制度,科举制度为什么在西方备受推崇?而龚自珍为何抨击科举导致了“万马齐喑”的现实局面?
    3. (3) 写出材料三中甲午战争后清政府创建的新学堂名称。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鸦片战争前后中国教育在教学内容上变化的总趋势。
    4. (4) 根据材料四,清政府还采取了什么措施来培养人才1881年奕䜣为何要求撤回留美学生?
    5. (5) 请说说如何才能实现材料五中的“巨大优势”的教育目标?
    抱歉,您未登录!暂时无法查看答案与解析,点击登录
  • 27. (2018九下·东莞模拟) 在世界近现代史上,俄国(苏联)既有过耀眼的崛起腾飞,也有过出人意料的失势陨落,这些都深刻影响着世界现代史的进程和世界政治格局的变化。阅读下列相关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很多人认为这种制度已经成为经济发展和国家生存的障碍。……为了保持俄罗斯的大国地位,1861年起,沙皇政府着手开始了一项改革计划。……社会改革为政府发起的工业化进程铺平了道路,使俄罗斯社会在十九世纪最后十年发生转型。

    材料二:列宁说:“在战争(指1919—1920年苏俄粉碎国内外敌人的武装干涉)结束的时候,俄国就像是一个被打得半死的人……而现在,谢天谢地,他居然能够拄着拐杖走动了!”……这个结果是什么呢,结果就是把商品、货币、市场机制引进到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里面去,在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上,这是一个重大的突破。

    材料三:1932-1937年苏联工业产值及重要工业品在欧洲和世界的排名

    项目年份

    1932年

    1937年

    世界

    欧洲

    世界

    欧洲

    工业生产总值

    3

    2

    2

    1

    机器制造业

    2

    1

    2

    1

    拖拉机

    2

    1

    2

    1

    电力

    7

    4

    3

    2

    石油

    2

    1

    2

    1

    5

    4

    3

    2

    材料四:20世纪80年代,苏联出现了“面包荒”“肥皂荒”“香烟荒”和“药品荒”,人们抢购成风,通货膨胀严重,群众极为不满。戈尔巴乔夫的改革并没有力挽狂澜,苏联的镰刀锤子红旗悄然自克里姆林宫的上空降下。

    1. (1) 材料一中“这种制度”指的是当时俄国盛行的什么制度?依据材料分析这一“社会改革”所起的历史作用?
    2. (2) 材料二中俄国“能够拄着拐杖走动了”,这主要得益于哪一政策的实施?依据材料说出在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上,这是一个“重大的突破”的理由。
    3. (3) 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并分析其原因。
    4. (4) 依据材料四指出戈尔巴乔夫改革失败造成的直接后果是什么?此后世界政治格局呈现怎样的发展趋势?
    5. (5) 俄国(苏联)的发展历程对我国社会现代化建设有着怎样的深刻启迪?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分值设置
题数:27
难度系数:0.6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第Ⅱ卷 主观题
二、综合题
  • 26
  • 27

备课组卷

备课组卷助手小程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