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河北迁安二镇中2016--2017学学年八年级下学期历史5月...

更新时间:2024-07-31 浏览次数:1066 类型:月考试卷
阅卷人
得分
一、选择题(共30题)
阅卷人
得分
二、综合题(共3题)
  • 31. (2017八下·河北月考)

    看图,回答问题

    1. (1) 图一拍摄于什么时期?这一事件的结果如何?

    2. (2) 图二是哪一重大历史事件过程中的一幕情景?在这一事件中还有什么情景让你印象深刻?

    3. (3) 图三反映了建国初党采取的哪一重大措施?

    4. (4) 从图一到图三,你认为人民军队的最大变化是什么?

    抱歉,您未登录!暂时无法查看答案与解析,点击登录
  • 32. (2017八下·河北月考)

    新中国外交,经过几代领导人的不断探索和努力,中国的国际地位逐渐提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54年6月周恩来访问印度,同印度总理尼赫鲁进行了会晤,周恩来发表了重要讲话:“各国不分大小强弱,不论社会制度如何,是可以和平共处的……”尼赫鲁十分赞同周恩来的看法,欣然与周恩来发表了联合声明。

    材料二:下图是1972年尼克松总统访问中国时与周恩来握手的场景。周恩来说:“你的手伸过世界最辽阔的海洋来和我握手——25年没有交往了”,从尼克松与周恩来握手的时刻起,“一个时代结束了,另一个时代开始了”。

    ——以上摘自尼克松回忆录《领导者》

    材料三:图说历史

    注释:图二是2001年上海APEC会议

    1. (1) 简述材料一提出的“原则”是什么?这一原则的提出在国际上产生了什么影响?

    2. (2) 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二中“另一个时代”指什么?中美之间为开启“另一个时代”作出了哪些努力?

    3. (3) 材料三中的两幅图分别与哪些外交事件有关?结合所学回答,你认为中国外交取得巨大成功的最主要原因是什么?

    抱歉,您未登录!暂时无法查看答案与解析,点击登录
  • 33. (2017八下·河北月考) 中央电视台播出的电视政论片《复兴之路》,追溯中华民族的强国之梦和不懈探索的伟大历程。某校8年级(1)班的同学们对“中华民族伟大的复兴之路”进行了探究。

    1. (1) 【回顾历史】同学们认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关键是1949年的“中国新生”和1978年的“伟大转折”,请问:

      1949年“中国新生”的标志是什么?新中国的缔造者是谁?

    2. (2) 【总结成就】20世纪50年代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由此开始了中华民族在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经过20多年的探索和建设,新中国不仅赢得了政治上的独立,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制度已经建立。以十一届三中全会为起点,20世纪的最后20年,在世界的东方,中国进行了一场卓有成效的社会变革,解放了思想的中国人焕发出蓬勃的创造力,书写了一个时代最为传奇的一页,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新时期。1979年,中国农民以特有的首创精神奏响了改革的序曲。—中央电视台政论片《复兴之路》解说词

      20世纪的最后20年“社会变革”的领导者是谁?在“复兴之路”上,他领导中国人民进行了哪些探索?(至少回答两点)

    3. (3) 材料中“卓有成效的社会变革”是指什么?1979年,中国农民以“特有的首创精神奏响了改革的序曲”指的是什么?它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4. (4) 【展望未来】2013年3月17日,习近平主席发表讲话时说:“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这条道路来之不易,它是在改革开放30多年的伟大实践中走出来的,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多年的持续探索中走出来的,是在对近代以来170多年中华民族发展历程的深刻总结中走出来的,是在对中华民族5000多年悠久文明的传承中走出来的,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广泛的现实基础。”---新华网北京电

      材料中所述“30多年的伟大实践中走出来”和“170多年中华民族发展历程的深刻总结中走出来”的起点分别指哪一历史事件?

    5. (5) 就实现“中国梦”,请结合自身实际谈谈中学生应该肩负怎样的历史使命?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分值设置
题数:33
难度系数:0.65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第Ⅱ卷 主观题
二、综合题
  • 31
  • 32
  • 33

备课组卷

备课组卷助手小程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