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晓丽从生活中收集到的一些光现象实例,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2013年6月20日,我国宇航员王亚平在“天宫一号” 完成了太空授课,图甲是她做水球实验时的情景,水球相当于镜,通过水球可以看到她的像(选填“实”或“虚”),这种成像规律在生活中的应用是(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李佳同学将一只透镜放在眼前10cm处玩赏时,被别的同学拍下了照片(如图乙),据此推断该透镜的焦距f满足的条件是f10cm(选填“>”“<”或“=”).
研究完光的折射规律后,该实验小组某同学在一只空碗中放一枚硬币,后退到某处眼睛刚好看不到它.另一位同学慢慢往碗中倒水时,小明在该处又看到硬币.这种现象可以用下列哪个光路图来解释?( )
依据日常生活经验,小明同学认为平面镜所成的像在平面镜的后方,但具体在什么位置不能确定。经过思考,小明设计出利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探究方案,装置如图所示。这里利用了玻璃板既能 光线,又能 光线的特点。实验中选用橡皮泥的作用是 ,此操作过程需注意的 。如果紧靠在玻璃板背面放一块挡光板,则在蜡烛A的像A′和蜡烛B中,通过玻璃板仅能看见 .
如图甲所示,他看到的“虾”是因为光的而形成的像,真正的虾在水中 (C/D/E/F)处.他用激光笔从A点向(B/C/D/E/F)处射出光束,即可把虾照亮.
①胶片上虾的头部朝(上/下).
②测得胶片到凸透镜的距离为8cm,则该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
A.2cm B.7cm C.9cm D.10crn
③要使像变得更大,应将幕布向(左/右)移,并将凸透镜向(左/右)移.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A.多次改变蜡烛到透镜的距离,重复C、D步骤
B.点燃蜡烛,调节烛焰、透镜、光屏的高度,使三者的中心在同一高度上
C.将蜡烛移到某处,移动光屏,寻找烛焰的像
D.记录物距、像距的值和像的特点
E.在光具座上依次放置蜡烛、透镜和光屏
为了便于观察实验现象,实验环境应该(选填“较亮”或“较暗”)一些,此实验过程中蜡烛燃烧后逐渐变短,则光屏上烛焰的像将逐渐向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