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下面年代尺中提供的时间,解读最准确的是( )
年份 | 拥有厂家 | 拥有资本 | 工人人数 |
1913 | 689家 | 33亿 | 27万多 |
1920 | 1795家 | 50亿 | 55万多 |
材料一:《南京条约》签订后,英国资产阶级欣喜若狂,“一想到和三万万或四万万人开放贸易,大家好像发了疯似的”;“只要中国人每年需用一顶棉帽,不必更多,那英格兰现有的工厂就已经供给不上了”。
材料二:日本臣民得在中国通商口岸、城邑任便从事各项工艺制造;又得将各项机器任便装运进口,只文所订进口税,日本臣民在中国制造一切货物,其于内地运送税、内地税钞课杂派以及中国内地沾及寄存栈房之益,即照日本臣民运入中国之货物一体办理;至应享优例割除,亦莫不相问。
——《马关条约》
材料三:“这中国,那,我还有份?这朝廷,原是个,名存实亡,替洋人,做一个,守土官长:压制我,众汉人,拱手降洋。”
——陈天华《猛回头》
(西体中用)
材料一: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师其法而不必尽用其人。
(立宪之梦)
材料二:梁启超认为,“我支那四千年之大梦唤醒,始自甲午战败。”有人认为戊戌变法在政治上是具有君主立宪性质的目标和理想,在经济上,它要推动民族工商业的发展。
(共和之路)
材料三:中国同盟会纲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思想风暴)
材料四:要巩固共和,非先将国民脑子里所有反对共和的旧思想——洗刷干净不可。
——陈独秀《旧思想与国体问题》
(规律揭示)
材料一:
材料二:日本军国主义者发动对华全面侵略,最致命的错误是大大低估了中国民众内部深深蕴藏着的那种无穷无尽的力量,特别是当中华民族处于生死关头时那种万众一心的民族凝聚力。
——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试题篮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