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籍中的北宋相国寺
太祖皇帝初幸相国寺,至佛像前……问当拜与不拜?(僧官)奏曰:“不拜。”问其何故,对曰:“见(现)在佛不拜过去佛。”太祖会心一笑。 ——(宋)欧阳修《归田录》 |
东京相国寺乃瓦市也……凡商旅交易,皆萃其中,四方趋京师以货物求售他物者,必由于此。太宗皇帝……命重建三门……亲填金字(匾)额,曰“大相国寺”。 ——(宋)王栐《燕翼诒谋录》 相国寺每月五次开放,万姓交易……无所不有。 ——(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 本朝进士题名,皆刻石于相国、兴国两寺,盖效(唐)慈恩(寺)也。 ——(宋)高似孙《纬略》 |
天子……(按例)上元(节)幸集禧观、相国寺。 ——(元)脱脱《宋史》 国朝凡水旱灾异,有祈报(祈求和酬谢上天)之礼(于相国寺)。 ——(清)徐松《宋会要辑稿》 |
辽国人使(使臣)于相国寺、集禧观拈香,不依旧例重行立(两列站立),其馆伴使副(宋接待官员)……不合依随(没有纠正)……罚金三十斤。 ——(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 (帝)赐高丽使人(使臣)相国寺烧香。 ——(宋)慕容彦逢《搞文堂集》 |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请围绕“从相国寺看北宋”这一话题,自拟题目,撰写一篇历史小论文,解读北宋的社会面相。(要求:可围绕一种或多种面相进行解读。论题明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材料一:南宋时,由于偏安于半壁江山,加之连年征战,政府不得不以扩大海外贸易来增加税入,因此,海上丝绸之路在此时期又有了进一步的发展;自泉州港宋哲宗元祐二年(1087年)设立市舶司后,国内商人开始直接从泉州出海贸易,而外国商船亦可分别进入泉州或广州进行贸易。有证据显示,海上丝绸之路至元代已向西逐渐扩展到东非沿岸。明初,明成祖朱棣及其后继者出于“宣扬国威”、发展“朝贡贸易”等多重考量,派遣郑和七下西洋,将海上丝绸之路发展到一个崭新的阶段。
材料二:明朝中叶,东亚海洋形势发生了巨变,欧洲殖民者为贩运中国生丝和丝织品,在东亚海域展开了激烈的商业竞争。以澳门为基地的葡萄牙船队几乎垄断了中国生丝与丝织品在日本的贸易。西班牙殖民者在1565年占据菲律宾后,开辟了自菲律宾马尼拉至墨西哥阿卡尔科的“大帆船贸易航线”,把墨西哥银元载运到马尼拉,以换取中国商船载运到马尼拉的生丝和丝织品。海上丝绸之路至此已发生了新的变迁,在向西经东南亚到印度洋、非洲的基础上,增加了向东经马尼拉,越过太平洋到达美洲大陆,然后再经墨西哥湾、大西洋延伸到欧洲大陆的航线。此后荷兰等国的介入进一步使海上丝绸之路逐渐从区域贸易航线发展为全球贸易航线。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李金明《中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发展与变迁》
材料:中国文化得天独厚,其民族性格最为平正中和,最为可久可大,此则称之为中华文化之“同化力”。此一种同化力:
第一,是先同化了此一地区内之各民族而成为一民族。
第二,是文化向外,把四裔异民族尽化为同一文化,如韩国、越南与日本。
第三,是异民族入侵而同化为中国民族,如汉后之五胡,如宋后之辽、金、蒙古、满洲。
第四,是异文化传入同化为中国文化之一部分,如印度之佛教。……
——钱穆《中华文化十二讲》
根据材料,提炼观点(任意一点或整体)并结合中国古代历史知识(最少两例)加以评析,得出结论。(要求:结论不能重复材料中观点,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材料
宋神宗上台后,以王安石为代表的改革派掀起了“熙宁兴学”改革运动,促进了北宋的教育改革。仁宗嘉祐三年(1058年),王安石就在《上仁宗皇帝言事书》中提出“教、养、取、任”四项纲领,为“熙宁兴学”奠定基础。神宗年间,王安石任参知政事后,在皇帝亲自干预下,用“三舍法”取士取代科举取士,学行卓优者可直接做官,还颁布了新的官方考试、讲经标准。熙宁六年(1073年),王安石设立经议局,并亲自主持撰修三经义,即《诗》《书》《周礼》。熙宁六年(1073年),在太医院的基础上,又设置专门的医学,分为方脉科、针灸科、肠科等项目,培养专门人才。“熙宁兴学”期间,中央政府还在地方设置学官负责地方各级教育,规定地方官员不得干涉,普设学田,扩充地方学校经费来源,促进州县学的长远发展。
——摘编自师克谦《从“王安石变法”探寻北宋教育改革的轨迹》
试题篮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