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贵州省遵义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更新时间:2024-10-08 浏览次数:3 类型:期末考试
阅卷人
得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共16题)
阅卷人
得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17题12分,18题14分,19题14分,20题12分,共52分。)(共4题)
  • 17. (2024高一上·遵义期末) 史料是人们了解过去、认识历史的重要依据和基础,史料类型的划分有多种标准,按其表现形式可分为实物史料、文献史料、口述史料、图像史料等,按其来源可分为第一手史料和第二手史料。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宜侯矢簋宜侯矢(cè)簋(guǐ),于1954年在江苏镇江出土,是西周早期青铜器,簋内底有铭文120余字,大意为周康王册封矢为宜侯,赏赐他鬯(chàng)酒(一种香酒)、铜器、弓箭和土田、山川、奴隶等。

    材料二

    里耶秦简里耶秦简是指在湖南省湘西里耶古城出土的秦代简牍。其中有简牍记载“秦始皇二十七年二月,洞庭郡政府下达到所辖各县的政令文书,由各县负责传达到有关官吏与部门,并予以执行……”

    1. (1) 指出材料一和材料二的史料类型。
    2. (2) 指出材料一和材料二反映的政治制度,并简述其作用。
    抱歉,您未登录!暂时无法查看答案与解析,点击登录
  • 18. (2024高一上·遵义期末)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古代部分地区书院分布统计简表

    今地区

    唐代

    五代

    宋代

    河北



    3

    河南

    2

    2

    11

    陕西

    7


    1

    江苏



    29

    浙江

    5


    159

    福建

    6

    1

    85

    江西

    7

    8

    224

    湖南

    8


    70

    广东

    2

    1

    39

    四川

    6


    31

    ——摘编自邓洪波《中国书院制度研究》

    材料二

    宋代书院的发展和兴盛不是偶然的,其发展有着深刻的历史背景。朱熹在《衡州石鼓书院记》一文中指出,由于唐末五代官学衰落,无暇顾及学校的修建,学生往往苦于没有地方求学,因而一批学者选择了创建书院这种教育组织形式,来满足当时学生读书求学的愿望。宋朝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整个社会生产力的提高,都为书院的发展奠定了有力的物质基础。宋王朝建立以后,统治者采取“兴文教,抑武事”的政策,朝中要职甚至军务均由文官来掌控。为稳定宋朝统治,争取士人,宋朝统治者开始支持书院的发展,不断有赐书、赐额、赠田、赠屋的举动。

    ——摘编自张晓荣等《宋代书院发展的背景及其特性》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宋时期书院发展的特征。
    2. (2) 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代书院兴盛的原因。
    抱歉,您未登录!暂时无法查看答案与解析,点击登录
  • 19. (2024高一下·电白月考)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在社会改造和经济建设中,出现诸如婚姻及妇女问题、烟毒问题、土匪问题、二流子问题等的干扰破坏。为彻底荡涤旧社会残余,顺利进行边区的经济建设和社会改造,中共中央和边区政府采取了各种行之有效的措施,对边区存在的问题进行革新与治理,例如鼓励妇女参加社会生产活动,这样既提高了妇女的社会地位,树立了她们自食其力的信心,也为繁荣边区经济和支援前线抗战作出了重大贡献。

    ——摘编自雷甲平《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的主要社会问题及其治理》

    材料二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实行了一系列改善民生的政策举措,如进行土地改革,使亿万无地少地的农民分得了土地,获得了生存依托;颁布新《婚姻法》,使妇女获得解放,社会地位空前提高,成为与男子平等的建设者;改革教育方针,学校面向工农子弟,并开展扫盲运动,使劳动大众获得学习知识的机会;发布《严禁鸦片烟毒的通令》,实行禁毒,使延续百年的鸦片泛滥得到遏制。这些政策举措,紧贴民众生活,惠及普通百姓,切合饱受贫穷苦难的民众世代追求生存保障和更好生活的愿望,因而获得了广大民众发自内心的拥护和支持。

    ———摘编自李长莉《社会风气与社会治理:建国初百年回望》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陕甘宁边区社会治理的背景。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中国社会治理的措施并分析其意义。
    抱歉,您未登录!暂时无法查看答案与解析,点击登录
  • 20. (2024高一上·遵义期末) 习近平总书记说“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897年

    24岁的梁启超在《时务报》发表《变法通议》等文章。

    1903年

    18岁的青年革命家邹容撰写的《革命军》出版。

    1919年

    30岁的李大钊在《新青年》上发表了《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1927年

    34岁的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部队到达井冈山。

    1950年

    26岁的留美科学家邓稼先在获得博士学位九天后,谢绝师友挽留,毅然回国。

    1954年

    27岁的鞍钢劳动模范王崇伦倡议在全国开展技术革新运动。

    1978年

    29岁的严宏昌带领凤阳县小岗生产队18户农民立下一份实行包干到户的契约。

    ——摘编整理自张岂之主编《中国通史》等

    根据材料并结合中国近现代史相关史实,围绕“个人命运与时代发展”自拟论题,并加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分值设置
题数:20
难度系数:0.54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第Ⅱ卷 主观题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17题12分,18题14分,19题14分,20题12分,共52分。)
  • 17
  • 18
  • 19
  • 20

试题篮

0

备课组卷

备课组卷助手小程序

返回顶部
您的试题篮还没有试题,
马上添加试题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