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生物学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东省六校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8月联考生物试题

更新时间:2024-09-29 浏览次数:13 类型:月考试卷
阅卷人
得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6小题,第1-12题,每小题2分,第13-16题,每小题4分,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共16题)
  • 1. (2024高三上·广东月考) 我国力争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使CO2排放量与吸收量相等,这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人们采用生态足迹定量判断一个国家或地区可持续发展状况。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达到碳中和时,生物圈内所有生物呼吸释放的CO2等于CO2的吸收量 B . 湿地保护可有效实现碳中和,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 C . 低碳生活和绿色农业可以减小生态足迹 D . 一个地区的生态足迹越大,可持续发展能力越弱
    【知识点】
    抱歉,您未登录!暂时无法查看答案与解析,点击登录
  • 2. (2024高三上·广东月考) 支原体是目前已知最小的细胞结构,可寄生在组织细胞内并引发支原体肺炎等疾病。如图为支原体的结构模式图。下列关于支原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遗传物质是DNA和RNA B . 营寄生的支原体不能独立完成生命活动 C . 支原体从分类上看属于原核生物 D . 与动物细胞的区别包括没有核膜和有细胞壁
    抱歉,您未登录!暂时无法查看答案与解析,点击登录
  • 3. (2024高三上·广东月考) 如图是电镜下原核生物转录过程中的羽毛状现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RNA聚合酶的移动方向为由左向右 B . 转录而来的RNA需脱离DNA后,才能进行蛋白质合成 C . 当RNA聚合酶到达终止密码子时,RNA合成结束 D . 若DNA发生甲基化,可能会影响该现象的产生,这属于基因突变
    抱歉,您未登录!暂时无法查看答案与解析,点击登录
  • 4. (2024高三上·广东月考) 植物体内的有机酸主要通过有氧呼吸第二阶段合成,而后进入细胞质基质,再通过液泡膜上的转运蛋白进入到液泡;当液泡中有机酸浓度达到一定水平,会被运出液泡进入降解途径(如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 H+进入液泡的方式属于主动运输 B . 有机酸的产生部位是线粒体内膜 C . 柠檬酸进出液泡的运输方式不同 D . 液泡可以调节植物细胞内的环境
    抱歉,您未登录!暂时无法查看答案与解析,点击登录
  • 5. (2024高三上·广东月考) 镇痛类药物根据作用原理分为两类,一类是作用于突触前膜上的相关受体,使C物质释放减少,从而减弱或阻滞痛觉信号的传递;另一类主要是作用于Na+通道蛋白,抑制神经冲动的产生从而减缓疼痛反应。下图是这两类药物作用的示意图,A、B为具体药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药物A起作用时,Na+会内流导致膜内电位变为正电位 B . 药物B起作用时,不影响突触小泡与突触前膜的融合 C . 物质C传递痛觉信号时不需要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 D . 物质A、B、C的作用均不具有持久性,需定期输入或机体持续产生
    抱歉,您未登录!暂时无法查看答案与解析,点击登录
  • 6. (2024高三上·广东月考) 为探讨乙烯与赤霉素对根生长的影响,用乙烯和赤霉素处理水稻幼苗,结果如图1。已知D蛋白可以抑制赤霉素途径,从而抑制植物生长,分析D蛋白缺失突变体对乙烯的反应,结果如图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赤霉素处理不能缓解乙烯对根的抑制 B . 乙烯可能通过抑制D蛋白的合成抑制赤霉素途径 C . 野生型比D蛋白缺失突变体更能抵抗乙烯的作用 D . 乙烯不完全依赖D蛋白调控主根的生长
    抱歉,您未登录!暂时无法查看答案与解析,点击登录
  • 7. (2024高三上·广东月考) 稳态转换是指在气候变化、人类活动影响下,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可能发生大规模、持续和突然的变化,导致生态系统从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快速重组进入另一个相对稳定状态的现象。其转换过程可用下图“球—杯模型”解释,小球位于“山顶”代表稳态转换的临界点。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 生态系统由稳态1转变为稳态2后,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将变简单 B .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说明草原生态系统发生了稳态转换 C . 若小球到达临界点前又重新回到谷底,说明此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 D . 识别生态系统的稳态转换临界点,有利于维持生态平衡
    【知识点】
    抱歉,您未登录!暂时无法查看答案与解析,点击登录
  • 8. (2024高三上·广东月考) 在位于中国东北辽西地区的热河生物群,科学家在1.25亿年前的尾羽龙化石中发现了保存完好的软骨细胞,并对其利用生化的方法进行分析。下列关于生物进化证据和结论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 利用化石可以确定地球上曾经生活过的生物的种类及其形态、结构、行为等特征 B . 不同生物的DNA和蛋白质等生物大分子的差异可揭示物种亲缘关系的远近 C . 两种生物的DNA单链形成杂合双链的部位越多,说明这两种生物亲缘关系越近 D . 比较解剖学发现不同种类哺乳动物的前肢形态差别很大,说明它们没有共同祖先
    【知识点】
    抱歉,您未登录!暂时无法查看答案与解析,点击登录
  • 9. (2024高三上·广东月考) 研究者从土壤中分离得到多株细菌,筛选出对草莓灰霉病病原体(G菌)有显著抑制作用的菌株Z,Z菌株的发酵液对G菌的抑制效果如下。

    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 从土壤中分离获得Z菌单菌落时可使用平板划线法 B . 使用平板培养Z菌株后提取该菌株的发酵液 C . 对照组应加入等量培养Z菌株的无菌培养基 D . 实验组、对照组G菌接触发酵液前菌落直径应相同
    【知识点】
    抱歉,您未登录!暂时无法查看答案与解析,点击登录
  • 10. (2024高三上·广东月考) 制备mRNA疫苗的机理是将编码病原体特异性抗原的mRNA导入体内产生抗原,从而触发免疫应答。编码病原体特异性抗原的mRNA由新型脂质纳米载体颗粒将其包裹并运送至细胞内,再利用人体细胞翻译产生抗原蛋白,分泌后被自身免疫系统识别产生免疫反应,从而达到预防疾病的作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 与传统疫苗相比,mRNA疫苗不需要进行大量的细胞培养 B . mRNA疫苗引起的体液免疫不需要辅助性T细胞的参与 C . mRNA疫苗发挥作用后不会导致人体遗传信息发生改变 D . 载体颗粒释放出的mRNA发挥作用需tRNA和核糖体的参与
    【知识点】
    抱歉,您未登录!暂时无法查看答案与解析,点击登录
  • 11. (2024高三上·广东月考) 2015年2月3日,英国议会院通过一项历史性法案,允许以医学手段培育“三亲婴儿”。三亲婴儿的培育过程可选用如下技术路线。

    据图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 该技术可避免母亲的线粒体遗传病基因传递给后代 B . 捐献者携带的红绿色盲基因不能遗传给三亲婴儿 C . 三亲婴儿的染色体全部来自母亲提供的细胞核 D . 三亲婴儿的培育还需要早期胚胎培养和胚胎移植等技术
    抱歉,您未登录!暂时无法查看答案与解析,点击登录
  • 12. (2024高三上·广东月考) 研究者用酸笋开发具有降低胆固醇功能的益生菌。步骤一:酸笋发酵液接种到含有CaCO3的固体培养基上,筛选出乳酸菌。步骤二:将乳酸菌接种到含有胆固醇的培养液中,筛选出能够降解胆固醇的乳酸菌。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腌制酸笋需要水封,为乳酸菌发酵提供无氧环境 B . 将酸笋发酵液用稀释涂布法接种到固体培养基中 C . 溶钙圈直径与菌落直径比值大的菌落为步骤一的目标菌落 D . 胆固醇属于脂质,主要为微生物的生长提供碳源和氮源
    抱歉,您未登录!暂时无法查看答案与解析,点击登录
  • 13. (2024高三上·广东月考) 环境适宜的条件下,研究人员测定某植物在不同温度下的净光合速率、气孔开放程度及胞间CO2浓度,结果如下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胞间CO2进入叶肉细胞叶绿体基质被光合作用暗反应利用 B . 5℃时,胞间CO2浓度较高的原因可能是光合作用相关酶的活性较低 C . 叶温在30℃~40℃时,净光合速率下降主要是叶片气孔关闭所致 D . 30℃下单位时间内有机物的积累量最大
    抱歉,您未登录!暂时无法查看答案与解析,点击登录
  • 14. (2024高三上·广东月考) 甲病、乙病为单基因遗传病。图1为某家系的遗传系谱图,其中4号个体不携带致病基因。对家系中部分成员进行甲病的基因检测、将含有相关基因的DNA片段用限制酶切割后电泳分离,结果如图2所示。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 甲病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图2中的X可能为图1中的2号或9号 B . 乙病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9号的乙病致病基因来源于其外祖父或外祖母 C . 若11号为男孩,则其同时患甲乙两种病的概率是1/32 D . 若11号患乙病且性染色体组成为XXY,原因8号产生卵细胞时减数分裂II异常
    抱歉,您未登录!暂时无法查看答案与解析,点击登录
  • 15. (2024高三上·广东月考) 垂体后叶素的主要成分是抗利尿激素,在临床上常用于止血,但垂体后叶素在体内积蓄到一定程度时容易引发低钠血症等药物副作用,具体机制如图。脑桥有大量神经细胞聚集,极易在渗透压剧烈变化时发生髓鞘溶解症。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 低钠血症会引起神经、肌肉细胞的兴奋性降低,最终引发肌肉酸痛、无力 B . 醛固酮分泌减少会进一步促进低钠血症的发生 C . V2受体抑制剂可以特异性阻止肾小管对水的重吸收,从而影响钠盐代谢 D . 出现低钠血症后在停用垂体后叶素的同时需要快速补充大量的高渗盐水
    【知识点】
    抱歉,您未登录!暂时无法查看答案与解析,点击登录
  • 16. (2024高三上·广东月考) 基因Bax和Bcl-2是细胞中两种负责调控细胞凋亡的基因。研究人员利用siRNA干扰技术降低TRPM7基因表达,研究其对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 细胞的凋亡与癌变都受到基因的表达调控 B . 无功能siRNA干扰对照组的作用是排除siRNA本身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C . TRPM7基因可能通过促进Bcl-2基因的表达来抑制细胞凋亡 D . 推测Bax可能是一种原癌基因
    抱歉,您未登录!暂时无法查看答案与解析,点击登录
阅卷人
得分
二、非选择题(5小题,共60分)(共5题)
  • 17. (2024高三上·广东月考) 镁(Mg)是影响植物光合作用的重要元素,为研究植物中Mg2+调节光合作用的机制,科研人员进行了相关实验。
    1. (1) R酶是光合作用暗反应中的关键酶,在(场所)中可催化CO2与RuBP(C5)结合,生成2分子
    2. (2) 科研人员将水稻幼苗分为两组,分别在含Mg2+和无Mg2+的培养液中培育一段时间后,进行光暗交替处理,检测两组水稻中R酶催化的化学反应速率,结果如图1所示。

      ①图1实验结果说明

      ②科研人员利用蛋白质电泳技术检测两组水稻叶片R酶的含量,结果如图2。据上述结果推测,Mg2+通过提高R酶催化的化学反应速率。

    3. (3) 进一步研究发现,叶绿体中Mg2+的浓度受光暗周期的调控,推测叶绿体膜上的M3蛋白与Mg2+的转运有关。为探究M3蛋白的转运功能,科研人员以无M3的非洲爪蟾卵母细胞为对照组,在此细胞中转入编码M3的基因,使M3蛋白分布于爪蟾卵母细胞膜,以此细胞为实验组。实验设计及结果如下表所示。

      组别

      实验材料

      实验操作

      检测指标

      数值

      I

      对照组

      卵母细胞置于含25Mg2+的缓冲液中一段

      时间,用无Mg2+的缓冲液冲洗

      每个卵母细胞内的25Mg2+含量

      A

      II

      实验组

      B

      对照组

      置于无Mg2+缓冲液,向卵母细胞内

      注射含25Mg2+的溶液,放置一段时间

      外部溶液25Mg2+含量

      C

      IV

      实验组

      D

      结果表明,M3蛋白的功能是将Mg2+单向转运进入叶绿体。支持该结论的结果为(用A、B、C、D的关系表示)。

    4. (4) 结合上述研究结果,为解释图1实验结果,对M3蛋白提出需要进一步探究的关键问题是
    抱歉,您未登录!暂时无法查看答案与解析,点击登录
  • 18. (2024高三上·广东月考) “满箔春蚕得茧丝,家家机杼换新衣。”家蚕(2n=56)的性别决定为ZW型,家蚕的天然彩色蚕丝色彩艳丽柔和,比白色蚕丝更受市场欢迎。已知位于某常染色体上的基因Y是控制蚕黄色的关键基因,不含基因Y的蚕茧为白色。回答下列问题:
    1. (1) SSR是DNA中的简单重复序列,非同源染色体上的SSR不同,不同品种的同源染色体上SSR也不同,利用SSR技术可以进行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定位。科学家将纯合黄茧蚕与纯合白茧蚕杂交得到F1 , F1相互交配得到F2。科研人员扩增出亲本及若干F2代个体中的SSR序列用于确定Y基因的位置,部分电泳结果如下图所示:

         

      注:F2中的1、4、7个体表现为白蚕,其余表现为黄蚕

      图中结果说明Y/y基因在号染色体上,依据是。通过进一步的基因测序进一步证明Y/y基因位于该染色体上。对家蚕基因组进行测序需要测条染色体。

    2. (2) 雄蚕较雌蚕食举少、出丝率高、茧丝品质优,为培养能产黄色蚕丝的雄蚕,科研人员用γ射线照射某家蚕的雄蛹(如图甲),使常染色体上包含基因Y的片段移到一条Z染色体上(如图乙),基因Y移动后仍能正常表达。若该家蚕乙和基因型为YyZW的家蚕杂交,理论上,子代中产黄色茧个体占

         

    3. (3) 现有一只产黄色茧的雄蚕(yyZYZ)和若干只产白色茧的雌蚕(yyZW),可通过下列步骤使后代中的雄蚕只产黄色茧。步骤1:让产黄色茧的雄蚕与若干只产白色茧的雌蚕杂交得到F1。F1的表现型及比例为。步骤2:从F1中选择(填表现型)杂交得F2 , F2中的雄蚕全为产黄色茧、雌蚕全为产白色茧。
    抱歉,您未登录!暂时无法查看答案与解析,点击登录
  • 19. (2024高三上·广东月考) 脂肪组织是参与能量代谢的重要组织,根据细胞构成和生物学功能不同,分为白色脂肪组织(WAT)和棕色脂肪组织(BAT)。BAT是非颤抖性产热的主要场所,对维持动物的体温和能量平衡起重要作用,对幼龄哺乳动物尤为重要。BAT最早发现于冬眠的动物和婴儿中,成年动物的BAT主要分布在肩胛间区、颈背、腋窝等区域,回答下列问题。
    1. (1) 寒冷条件下,BAT被激活,储存的脂肪被水解为。与WAT相比,BAT细胞中脂滴小而多,同时含有大量线粒体,这些特点有利于细胞高效进行有氧呼吸,产生热量。
    2. (2) 将小鼠置于4℃环境下,小鼠体温短暂下降,一段时间后恢复到对照水平。其原因是受到寒冷刺激,产生信号并传导至位于的体温调节中枢,在中枢完成信号整合后,影响通路下游的一系列体温调节过程。如通过(填“神经”、“体液”、“神经-体液”)调节使肾上腺分泌肾上腺素
    3. (3) 为验证BAT对维持动物的体温具有重要作用,完成下列实验步骤:

      ①将室温饲养的小鼠均分两组,实验组小鼠肩胛间的BAT通过手术切除,对照组采取的操作。

      ②将实验组小鼠置于低温环境饲养72小时,对照组小鼠

      ③实验期间检测两组小鼠体温变化、结果如下图,由图可知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的低温适应更(填“快”或“慢”),初步得出结论。

         

    抱歉,您未登录!暂时无法查看答案与解析,点击登录
  • 20. (2024高三上·广东月考) 科研人员2015年和2020年两次对攀枝花苏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所有木本植物进行调查,部分调查结果如下(图中已含群落中重要值大于1的全部木本植物)。

    物种

    年死亡率(%)

    年补员率(%)

    种群大小变化率(%)

    攀枝花苏铁

    0.15

    0.18

    0.04

    铁橡栎

    0.70

    6.46

    5.75

    滇榄仁

    0.24

    15.03

    14.79

    蒙桑

    1.08

    6.57

    5.49

    岩柿

    0

    4.01

    4.01

    山槐

    0

    11.60

    11.60

    1. (1) 重要值是研究某个物种在群落中的地位和作用的综合数量指标,表征物种在群落中的优势程度。重要值的计算可能与下列_____指标相关。
      A . 种群密度(该种群全部个体数/样地面积) B . 种群频度(该种群个体出现样方数/总样方数) C . 种群显著度(该种群全部个体主茎横截面积/样地面积) D . 种群年死亡率(该种群死亡的个体数/种群个体数) E . 种群年补员率(该种群新出现的个体数/种群个体数) F . 种群大小变化率(该种群增加的个体数/种群个体数)
    2. (2) 根据调查数据推测,该保护区群落演替方向(填“有利于”或“不利于”)攀枝花苏铁的就地保护,依据是
    3. (3) 攀枝花苏铁有较强的耐火能力,因此可采用人为控制计划烧除的方法,清除地面积累物。科研人员在划定区域内使用计划烧除方式干预后,与对照区域内的成年攀枝花苏铁进行研究,结果如下。

      比较项目

      株高(m)

      新生叶片数目

      新生叶片长度(cm)

      计划烧除组

      0.89

      30.83

      91.76

      对照组

      0.83

      10.22

      112.33

      据结果分析,计划烧除干预对成年攀枝花苏铁的影响是。火烧会对土壤产生复杂影响,请从土壤的角度分析,计划烧除对攀技花苏铁可能产生的弊端(写出一点即可)。

    抱歉,您未登录!暂时无法查看答案与解析,点击登录
  • 21. (2024高三上·广东月考) CRISPR/Cas9基因编辑系统主要包含向导RNA(sgRNA)和Cas9蛋白两部分,sgRNA能特异性识别特定的DNA序列,从而引导Cas9蛋白到相应位置剪切DNA,最终实现对靶基因序列定点编辑,其作用过程如图所示。

       

    1. (1) CRISPR/Cas9系统能精准编辑相关基因的原理是sgRNA与目标DNA发生配对,引导Cas9蛋白催化(填化学键名称)水解、Cas9蛋白对目的基因剪切后,断裂后的DNA分子会进行修复。断口处可能产生碱基错配,从而实现对目的基因的编辑。上述过程发生的变异类型是
    2. (2) sgRNA切割非特异性DNA导致CRISPR/Cas9编辑系统对非目的基因进行编辑的现象称为“脱靶”。研究发现脱靶几率与sgRNA的长度相关。sgRNA的识别序列越(填“长”或“短”),基因编辑的脱靶率越高,原因是
    3. (3) 长期存在于细胞核中的Cas9蛋白也可能产生对非目标DNA的切割,从而造成脱靶,为提高基因编辑的精准性,减少脱靶,科研人员尝试对基因编辑系统进行改造。热纤梭菌中Co和Do蛋白能以高亲和力相互作用,形成复合物。科研人员将Cas9蛋白的N端和C端两个片段分别与Co和Do蛋白融合,构建Cas9(N)-Co复合物和Cas9(C)-Do复合物,这两个复合物在细胞中相遇时可结合成Cas9全酶并恢复活性。科研人员构建图1所示的表达载体,导入受体细胞。

         

      启动子1为远红光诱导型启动子,启动子2为持续表达启动子。据此分析,在没有远红光照射时,受体细胞中Cas9(N)、Cas9(C)和Cas9蛋白的存在情况及存在位置是。与持续表达Cas9全酶相比,上述方法的优势是

    抱歉,您未登录!暂时无法查看答案与解析,点击登录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分值设置
题数:21
难度系数:0.56
第Ⅰ卷 客观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6小题,第1-12题,每小题2分,第13-16题,每小题4分,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第Ⅱ卷 主观题
二、非选择题(5小题,共60分)
  • 17
  • 18
  • 19
  • 20
  • 21

试题篮

0

备课组卷

备课组卷助手小程序

返回顶部
您的试题篮还没有试题,
马上添加试题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