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 | <6.5 | 7.0-7.1 | 7.5-8.5 | 8.5-12.0 | >12.5 |
颜色 | 粉红色 | 紫色 | 蓝色 | 绿色 | 黄色 |
甲:利用酚酞试液鉴别Na2CO3、NaCl 和稀硫酸三种溶液;
乙:利用CO2气体鉴别 NaOH、Ca(OH)2和稀盐酸三种溶液;
丙:利用稀硫酸鉴别 KOH、Na2CO3和 BaCl2三种溶液;
丁:不用其它任何试剂将 HCl、CaCl2、Na2CO3、NaCl四种溶液鉴别出来
试剂 | 稀盐酸 | 蔗糖水 | 蒸馏水 | 肥皂水 | 烧碱溶液 | 石灰水 |
颜色 | 红 | 黄 | 黄 | 绿 | 绿 | 绿 |
【提出问题】这瓶试剂可能是什么溶液呢?
【交流讨论】根据受损标签的情况判断,这瓶试剂不可能是(填字母)。
A酸B碱C盐
【作出猜想】
①可能是溶液。
②可能是NaCl溶液。
③请你再作出一种猜想,猜想的物质与上述类别不同:可能是溶液。
【设计并实验】
实验 |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和解释 |
Ⅰ | 取样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几滴无色酚酞试液。 | 该溶液不可能是NaCl溶液。 | |
Ⅱ | 另取样于另一支试管中,向其中滴加足量的稀盐酸。 | 产生大量的气泡 | 该溶液溶质为碳酸钠。 |
【实验结论】由此,同学们得出结论:该溶液是碳酸钠溶液。
【提出问题】氢氧化钠固体是否变质?
【实验探究】甲、乙两同学分别设计了不同方案加以实验。
甲同学的方案及实验: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与结论 |
①取少量白色固体于试管中,加水振荡至全部溶解 | 无色液体 |
②用pH试纸测①溶液的pH值 | 溶液的 , 说明氢氧化钠固体没有变质 |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与结论 |
①取少量白色固体于试管中,加水进行振荡至全部溶解 | 无色液体 |
②向①溶液中加入适量氯化钡溶液 | 产生白色沉淀,说明氢氧化钠固体已变质 |
乙同学的方案及实验:
【进行实验】
实验一:用不同温度的水,配制溶质质量分数分别为2%、6%和10%的Na2CO3溶液,依次测量溶液pH,记录数据如下表:
实验编号 | a1 | a2 | a3 | b1 | b2 | b3 | c1 | c2 | c3 |
溶质质量分数 | 2% | 2% | 2% | 6% | 6% | 6% | 10% | 10% | 10% |
水的温度(℃) | 20 | 40 | 60 | 20 | 50 | 60 | 20 | 40 | 70 |
溶液pH | 10.90 | 11.18 | 11.26 | 11.08 | 11.27 | 11.30 | 11.22 | 11.46 | 11.50 |
实验二:将10%的Na2CO3溶液从20℃持续升温到70℃,所测得的pH如下表:
温度(℃) | 20 | 30 | 40 | 50 | 60 | 70 |
溶液pH | 11.22 | 11.35 | 11.46 | 11.48 | 11.50 | 11.52 |
【解释与结论】
【猜想】猜想一:氢氧化钠与硫酸铜反应放热,使氢氧化铜的溶解度增大。猜想二:生成的氢氧化铜继续与氢氧化钠发生反应。
【实验】实验操作及现象如图:
加入溶液的质量/g | 40 | 80 | 120 | 160 | 200 |
生产沉淀的总质量/g | 0.0 | 2.45 | 7.35 | 9.8 | 9.8 |
①如图所示,哪几个烧杯内样品中的纯碱完全反应。
②请计算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
烧杯1 | 烧杯2 | 烧杯3 | |
样品溶液(克) | 10 | 20 | 30 |
氯化钙溶液(克) | 30 | 30 | 30 |
沉淀质量(克) | 2 | 4 | 5 |
试题篮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