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田地区墨玉县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

更新时间:2024-11-21 浏览次数:7 类型:期中考试
阅卷人
得分
一、积累(共18分(共6题;共18分)
  • (2024七上·墨玉月考)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问题。(8分)

    徜徉书海,领略时序之美。春天,鸟鸣应和着溪水歌唱,到碧绿的菜边走一走,与春天撞个满怀; 夏天,听窗外热烈粗犷的骤雨,赏荷叶荫蔽下的红莲,与夏天来场约会; 最美的当属秋天,菊花泼泼洒洒,在秋风中开得烂慢 , 黄叶沐浴着夕阳在空中流转,憔悴却又唯美;冬天也不甘寂寞,请北风常住,邀雪花做客,那雪,直落时如盐撒空中,风起时又若柳絮轻飘曼舞,也确实 ( )。四季总有变换的风景,而我们也应该有缤纷的心情。

    1. 1. 请用正楷将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工整地书写在相应的田字格里。

      徜徉书海,领略时序之美。

    2. 2. 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 . (hè) B . (qí) C . (kuàng) D . 蔽(yīn)
    3. 3. 文中画横线的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
      A . 烂慢 B . 憔悴 C . 柳絮 D . 缤纷
    4. 4. 填入文中括号内的成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花枝招展 B . 喜出望外 C . 花团锦簇 D . 美不胜收
    抱歉,您未登录!暂时无法查看答案与解析,点击登录
  • 5. (2024七上·墨玉月考)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金色花》是印度作家、诗人泰戈尔所写,他的主要作品有诗集《吉檀迦利》《新月集》《园丁集》《飞鸟集》等。 B . 《秋天的怀念》作者史铁生,著名作家,代表小说有《命若琴弦》《务虚笔记》等。 C . 《观沧海》选自《曹操集·诗集》。曹操,字孟德,东晋末年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 D . 《陈太丘与友期行》出自《方正》篇。方正,这里指品行刚正,不怕因坚持做正确的事而得罪人。
    【知识点】
    抱歉,您未登录!暂时无法查看答案与解析,点击登录
  • 6. (2024七上·墨玉月考) 古诗文默写

    山川风月皆有声音,情志心意朗读彰显。跟曹操登碣石《观沧海》,要读出“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的澎湃慷慨; 陪李白送友人传祝福(《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要读出“,闻道龙标过五溪”的不舍惋惜; 与李白一道《峨眉山月歌》,要读出“夜发清溪向三峡,”的月映清江的美景; 和李益一同登城远眺(《夜上受降城闻笛》),要读出“”征人的思乡情绪; 与王湾《次北固山下》一道领悟“”的新旧更替的哲理。

    抱歉,您未登录!暂时无法查看答案与解析,点击登录
阅卷人
得分
二、活动(共10分(共5题;共10分)
  • (2024七上·墨玉月考) 寒暑易节,四季更替,自然界就是这样演绎着春夏秋冬的变化,周而复始。不经意间,我们发现,我们与自然界是那么贴近,我们的生活因四季的变更而显得异常精彩美丽。来吧,同学们,让我们迈着轻快的脚步走进自然,走过四季,去欣赏美丽的风景吧!

    【活动:话说自然】由于性格和经历的不同,人们对四季的感觉也千差万别。请你给四季分别确立一个优美的主题,并说说你最喜欢哪个季节及喜欢的理由。

    1. 7. 我确立的主题:触摸春天的心跳、、享受冬天的蕴藏。
    2. 8. 我最喜欢季, 因为 。
    【知识点】
    抱歉,您未登录!暂时无法查看答案与解析,点击登录
  • (2024七上·墨玉月考) 名著阅读。

    到初冬,我们的景况更拮据了,然而还喝酒,讲笑话。忽然是武昌起义,接着是绍兴光复。第二天爱农就上城来,戴着农夫常用的毡帽,那笑容是从来没有见过的。

    “老迅,我们今天不喝酒了。我要去看看光复的绍兴。我们同去。”

    我们便到街上去走了一通,满眼是白旗。然而貌虽如此,内骨子是依旧的,因为还是几个旧乡绅所组织的军政府,什么铁路股东是行政司长,钱店掌柜是军械司长……。这军政府也到底不长久,几个少年一嚷,王金发带兵从杭州进来了,但即使不嚷或者也会来。他进来以后,也就被许多闲汉和新进的革命党所包围,大做王都督。在衙门里的人物,穿布衣来的,不上十天也大概换上皮袍子了,天气还并不冷。

    1. 9. 上述文字出自鲁迅的散文集《》中的
    2. 10. 《朝花夕拾》是鲁迅的一部回忆性散文集,大多记录了他童年和少年时期的生活。根据提示,完成表格。

      文字或图片提示

      出自作品

      人物

      阿长和鲁迅

      他是一个高而瘦的老人,须发都花白了,还戴着大眼镜。我对他很恭敬,因为我早听到,他是本城中极方正,质朴,博学的人。

      寿镜吾

    3. 11. 学会整本书“跳读”方法。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任务。

      小文同学想通过阅读《朝花夕拾》来了解鲁迅的童年。

      目录

      ①《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②《狗•猫•鼠》

       ③《父亲的病》 ④《阿长与<山海经>》

       ⑤《琐记》 ⑥《二十四孝图》

       ⑦《藤野先生》 ⑧《五猖会》

       ⑨《范爱农》 ⑩《无常》

      你会推荐她跳读下面哪个选项里的篇目呢? ( )

      A . ①②⑧⑨ B . ①②④⑧ C . ⑥⑦⑨⑩ D . ③④⑤⑦
    抱歉,您未登录!暂时无法查看答案与解析,点击登录
阅卷人
得分
三、阅读(共32分(共12题;共32分)
  • (2024七上·墨玉月考)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1. 12. 下列选项中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
      A . 这是一首元曲,“天净沙”是曲牌名,“秋思”是题目。 B . “夕阳西下”点明了特定时间,与首句的“昏”相呼应。 C . “小桥流水人家”呈现出一派清雅、安适的景象,没有成为使“断肠人”心碎肠断的触发物。 D . 这首曲运用了景物烘托的写法,将抒情主人公置于特定的画面中,使主观意愿和客观环境达到了高度的统一。
    2. 13. 这首曲中直接抒情的是哪一句? 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抱歉,您未登录!暂时无法查看答案与解析,点击登录
  • (2024七上·墨玉月考) 文言文阅读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 ”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 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 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陈太丘与友期行》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学而》)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传不习乎?”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贤哉,田也!”(《雍也》)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子罕》)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论语》十二章

    1. 14.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 

      ①陈太丘与友           
      ②元方入门不 

      ③学而不思则            
      ④好之者不如之者 

    2. 15. 对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讲的是“学”和“思”的关系,这是孔子所提倡的一种学习方法。 B . 客人所说的“尊君”和元方所说的“家君”意思相同,都指陈太丘,在文中互换位置并不影响阅读。 C . 古人讲究“仁义礼智信”,元方指责客人“无信、无礼”,这让客人很惭愧。 D .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讲的是有关修身的。这句话告诉我们一个人保持自己的志向的重要性。
    3. 16. 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②为人谋而不忠乎?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传不习乎?

    抱歉,您未登录!暂时无法查看答案与解析,点击登录
  • (2024七上·墨玉月考)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一:阅读《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节选),完成下面的小题。

    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 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 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 还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拍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何首乌藤和木莲藤缠络着,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何首乌有拥肿的根。有人说,何首乌根是有像人形的,吃了便可以成仙,我于是常常拔它起来,牵连不断地拔起来,也曾因此弄坏了泥墙,却从来没有见过有一块根像人样。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椹要好得远。

    1. 17. 仿照这段文字,描写一处景物,用上“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这个句式。
    2. 18. 请简要举例文段中作者从哪些感官角度进行了描写?
    3. 19. 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这句话。
    抱歉,您未登录!暂时无法查看答案与解析,点击登录
  • (2024七上·墨玉月考) 阅读二:阅读下面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又见秋风起

        ①深秋,渐起的冷意使整个校园花草萧条,生命全无。飒飒秋风中,两株奇崛的古槐硬是挺着虬枝到现在,也再无还手之力地落个满地枯枝败叶。冬天未到,我早已佝偻了腰背,像一只僵硬的蚂蚁踟蹰着。

        ②“丁零零……”清脆响亮的电话铃声响起,一看,是妈。
        ③“天气转冷了,你衣服够吗?棉被厚不厚?天气预报说明天有冷空气,下降 10 度,不够的话我明天给你拿来……”妈絮絮叨叨地说了一大通。
        ④“够了够了,你不用专门跑一趟了。”妈仍不放心地嘱咐了好几遍,才不舍地放下电话。
        ⑤从她的声音里我似乎能感受到她急促的鼻息,耳边萦回的叮咛撩动我隐约的遥想。我仿佛能看到此刻的她正拿起亲手为我新织的毛衣,铺平又叠起。其实远在异乡工作的我每年秋寒时都会第一时间接到父母打来的电话,那些琐碎的唠叨如时光深处的温暖烙印,为我拂去秋寒,融化冬雪。
        ⑥记得还在读师范时,秋寒刚刚到达的一个大清早。我懒洋洋地拿着饭碗,不情愿地走出寝室。被迎面的寒风一吹,我浑身瑟缩,慢吞吞地朝食堂走去。
        ⑦下了楼,发现门口有两个熟悉的身影。走近了,却发现是父亲和母亲。父亲穿着那件洗得泛白的中山装,袖口的卷边已经磨破。他通红的脸上直冒热气,一双粗糙厚实的大手正凑到嘴边哈气。母亲的头发上沾满了细碎晶莹的冰霜,脖子里土黄的围巾衬得她的脸色有些泛黄。她把双手叉进棉裤口袋里暖手,肥大的棉裤使她瘦小的身躯看起来更加单薄。他们的身旁支着一辆 28寸的加重自行车,一边的脚踏上扎着一只鼓鼓囊囊的蛇皮袋,车子不堪重负似乎将要倾倒。
        ⑧“你们怎么来了? ”我赶忙把母亲拉到一旁的桂花树下低声询问。父亲在一旁笑盈盈地望着我,眼里却盛满疑惑。他们哪里知道,他们这身乡下人的打扮在这县城里有多扎眼,我真怕会有同学看见。
        ⑨“这不你爸昨晚看天气预报说今天有冷空气,怕你冻着,一大早就赶来了。”母亲边解释边伸手去解蛇皮袋,里面装满了我的衣裤鞋袜。“还有你最爱吃的土酱炒冬笋肉片,天冷要多吃点!”母亲又从帆布包里掏出一个保温杯塞到我怀里。
        ⑩我一边应声一边催促他们赶紧回去,父亲便骑上车带着母亲回家。我一看表:才7 点整,而他们却空肚子骑了 15 里路,把掌心的温暖捎带到了我的手里。我愣愣地站在那儿,嗓子眼儿被哽住。捧着温热的保温杯,我在桂花树下泪流满面。父母亲每天夜晚为我看天气预报,牵挂着他们一辈子也不放心的儿子,而我却忘记了问候一声右手还植着钢板的父亲和惧寒的母亲。
        ⑪想起“气象先生”宋英杰接受电视采访时说的一个故事。
        ⑫家住北京的他看完电视后,寝不安席。他拨响了远在武汉的儿子电话。告诉儿子寒流快到武汉,嘱咐儿子注意保暖,要不就寄点衣物过去。儿子在那一头不耐烦地说:“知道了,知道了。”挂了电话。他准备再拨时,哈尔滨的母亲打来电话,关切地说:“北京今天要变天,你加衣服没有?”他来不及答话,结结实实地打了个喷嚏。母亲急了,唠唠叨叨地说了半天“责备”的话。她问母亲那边天气,母亲说:“雪还在下呢。”
        ⑬他愣住了,他深深牵挂的,是北风尚未抵达的武汉,却忘记了北风起处的哈尔滨和自己的母亲。
        ⑭为什么人间最温暖的亲情都是自上而下的?在秋风起时,父母常常惦记着远方的儿女,而我们却忘记了去关心下独守家中年迈的双亲。父母永远是我们心底最温暖的灯,照亮黑暗,驱逐寒冷。而生活在融融爱意中的我们是否能用及时的问候抚慰他们,让他们的心远离寒冬?

    1. 20. 文章记叙了三件事情,请仿照例句,在下面横线上填上恰当的内容。

      例句:母亲打来嘱咐的电话让“我”添衣注意保暖,“我”感受到了来自家庭的温暖。

      ①读师范时一个秋寒的早晨,

      ②北风未到武汉时,

    2. 21. 第①自然段画线句用了什么描写方法? 有什么作用?
    3. 22. 第⑩自然段画线句“捧着温热的保温杯,我在桂花树下泪流满面”表达了“我”此刻怎样的思想感情?
    4. 23. 文章为何要叙述“气象先生”宋英杰的故事? 从结构和内容上说说你的理解。
    抱歉,您未登录!暂时无法查看答案与解析,点击登录
阅卷人
得分
四、作文(共40分(共1题;共40分)
  • 24. (2024七上·墨玉月考) 进入初中虽然时间不长,但你一定已经有了丰富多彩的经历。有的经历让你快乐、自豪、幸福,有的经历让你困惑、懊恼、伤心⋯⋯这些都是成长中的宝贵财富。

    请以“这件事真让我    ▲    ”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①作文内容积极向上,情感真挚。

    ②字迹工整,书写规范,字数不少于600。

    ③不得出现自己的真实姓名和所在学校的校名或师生姓名。

    【知识点】
    抱歉,您未登录!暂时无法查看答案与解析,点击登录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分值设置
分数:100分
题数:10
难度系数:0.64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Ⅱ卷 主观题
一、积累(共18分
  • 1
  • 2
  • 3
二、活动(共10分
  • 4
  • 5
三、阅读(共32分
  • 6
  • 7
  • 8
  • 9
四、作文(共40分
  • 10

试题篮

0

备课组卷

备课组卷助手小程序

返回顶部
您的试题篮还没有试题,
马上添加试题吧!